如果您還不了解威客,那么您該反省一下有多久沒有關注互聯網的發展了。威客模式源自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鑰匙),指個人的智慧、知識和專業特長通過互聯網轉換成實際收入的模式,其代表應用包括Google answer、百度知道和新浪愛問,以及雅虎知識堂、K68.cn、時間財富網等。我們希望通過介紹威客產生的背景和發展現狀,去探討威客的未來。作為互聯網的新產物,威客又是否會起到推動互聯網發展的作用呢?
從信息時代到知識時代
互聯網產生至今,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時代30余年了,但追求進步的腳步卻從未停止。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和用戶需求提高的雙重作用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信息時代正在向知識時代進化。
關于信息和知識的區別,我們可以舉個小例子,比如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我們看到“燈是紅的”,這是一條信息;ヂ摼W用戶真正想從網絡得到的不僅僅是這樣一條信息,而是“如果燈是紅的,那么禁止通行”這樣一條具有邏輯性的信息組。很多用戶的需求都是類似的,因此互聯網進入知識時代的呼聲越來越大,對新的互聯網應用模式的出現也備加關注。
Web2.0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Web 2.0的概念始于2001年,當時正值互聯網泡沫破滅,但同所謂的“崩潰”迥然不同,互聯網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新的令人激動的應用程序和網站正在不斷涌現出來。那些幸免于網絡泡沫的公司,看起來有一些共同之處。這些共性成了當今Web 2.0概念的核心。
這里所說的Web 2.0概念的核心,就是“互聯網作為自己的平臺”、“自己控制自己的數據”、“服務非打包軟件”、“參與體系”、“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縮性”、“復合數據元和數據轉換”、“軟件高于單一設備層”和“利用集體智慧”。無數新應用相繼面世,包括博客、Wiki、SNS、RSS等。威客無疑是其中最新穎的一種,它不但符合人們對互聯網提供知識型內容的需求,也繼承了Web 2.0的部分精髓。這些精髓不單是為了炒作,更是因為它們是經過第一次互聯網泡沫檢驗,被證明有生命力的元素。
威客的商業模式大致分為積分激勵機制和現金激勵機制。服務商提供一個網絡平臺和一個知識庫,互聯網用戶以提問者和回答者的雙重角色參與到對知識產品的問答中來,知識在問答中被提問者賦予價值(懸賞積分或現金),服務商從中抽取小部分利潤,大部分懸賞被最佳回答者獲得。此后知識被存入知識庫,用于二次利用,提高服務效率。不難看出,在其它Web 2.0應用的商業模式還不成熟的時候,威客是Web 2.0催生出的新模式。它具備了“互聯網作為自己的平臺”、“復合數據元和數據轉換”、“利用集體智慧”等多個Web 2.0核心元素。
威客與博客
每當談及一個新的Web 2.0應用,我們都不禁想要讓它和目前最火熱的博客應用做個比較。博客是個人空間,像個家,威客更像個知識產品市場;博客是網絡日志,對內容沒有限制,威客則要求內容的專業性和準確性,必須是有價值的知識產品。仔細觀察二者現階段呈現的特點不難發現:威客、博客各有明顯的優勢,又各有無可避免的隱痛。從威客來看,其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尚處于推廣起步階段,知道的人不是很多,真正接納和使用的人更少,專業的威客網站往往難破流量瓶頸,人氣支撐略顯不足。但其優勢是顯而易見、咄咄逼人的,那就是盈利模式清晰,可實施性很強。從博客來看,其目前最大的優勢應該就是前文所說的銳不可當、節節攀升的人氣,人氣是所有網站成功的基石,而博客面臨的問題依然是那個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而導致的“有人氣,無財氣”的尷尬局面。如此種種似乎都表明博客和威客的格格不入,但實際上卻有很強的互補性。通過表1我們也許更能看清楚這種互補的關系。
同被稱為“第四類互聯網交互模式”的威客和博客,分別繼承了其“先祖”BBS的部分功能,即博客繼承了發布信息、自我表達的功能;威客繼承了資源共享,互動互助的功能。從技術和客戶群體需求層面來看兩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換句話說,他們采用的技術是共通的,客戶群體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樣的,他們的區別僅僅在于滿足的是同一客戶不同方面的需求。從運營方面來講,博客、威客現階段的優劣勢幾乎是完全互補的,博客能給網站帶來的高人氣,正是威客所需要的。威客能產生的可見的效益,也是博客運營商所想要的。與世界經理人社區(bbs.icxo.com)為高級管理人才提供創業咨詢職業規劃管理咨詢等貼心的個性化服務而迅速崛起雷同,k68.cn這類為滿足網友的需求而生的功能性網站正成為目前互聯網的新寵。
其實不光是威客與博客有這種聯系,其它的Web 2.0應用都應該可以聚合在一起,利用“某些應用”的商業模式產生出更大的價值。目前來看,除了傳統的廣告和增值服務外,“某些應用”指的無疑就是威客了,可見其商業價值之巨大。
搜索引擎是威客成長的沃土
威客發展需要與其它Web 2.0應用融合,需要強大的數據管理系統,需要完善的知識表達和管理技術,而這些都是搜索引擎的專長,因此我們看到了google anwser、百度知道、新浪愛問、雅虎知識堂等一批基于搜索引擎服務商的威客網站。雖然他們當中大多采用積分激勵,但這些網站的人氣很高,注冊用戶和問題量增長迅速。從2005年中國威客模式起步至今,已經產生大約60萬的威客用戶,其中90%左右產生于“百度知道”這類大型網站。至于問題增長率,我們發現僅就IT相關問題,百度知道每24小時增長8000個以上,新浪愛問每24小時增長6000個以上。
由此可見,搜索引擎是威客成長的沃土。他們可以為威客的發展提供很多養料,逐步培育威客市場,培育用戶對知識產品的消費習慣,而不急于實現直接贏利。這對任何一個新興的互聯網應用都是很重要的。
威客讓知識升值
雖然搜索引擎對于威客是片沃土,但不能否認中小威客網站對威客發展的貢獻,搜索引擎所提供的威客服務涉及面廣,就難以做到對專業領域的深入挖掘,中小威客網站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由于問題相對專業,迫切性也較強,這類威客網站多數采用現金激勵機制,成為威客收費模式的探路者,也是促進知識升值的先行者。
當今電子商務如火如荼,如果知識產品的價值得以體現,這世上又會有多少個Ebay和阿里巴巴涌現出來?其實威客和知識價值的提升是相輔相成的,威客模式培育用戶的消費習慣,規范知識產品的質量,確保知識產品交易安全,才能使得知識產品的價值得以體現;反過來,知識產品的升值又將促進威客模式的成長和成熟。如此相互促進,良性發展,一個巨大的金礦將被一點點地挖掘出來,呈現在無數投資人的面前。
是金子終歸會發光
不得不承認,目前威客的發展受到傳統觀念、信用機制不健全等因素的束縛,但發展空間仍十分廣闊。預計到2007年,中國威客用戶規模將增長至900萬人,同比增長達到1400%,這將是威客模式從導入期向發展期邁進的第一年。此外威客模式的發展將有如下趨勢:商業規模逐步完善、用戶知識共享意識加強、專業化垂直網站與綜合網站并存、專家模式與分布式模式并存、威客與其他Web 2.0應用融合以及從互聯網業務向無線業務延伸。這些都將促進威客模式走向一個良性的發展道路。
威客的投資前景十分樂觀。首先,威客的應用領域廣泛,制造業、服務業、貿易都涵蓋在其中;其次,威客潛在用戶巨大,這其中包括了1.1億的互聯網用戶和4.2億的移動用戶;再次,Web 2.0的發展使得互聯網市場處于轉型期,正是威客崛起的有利時機;最后,完善的答案、低廉的價格使得威客模式更具備市場競爭力。與世界經理人社區(bbs.icxo.com)為高級管理人才提供創業咨詢職業規劃管理咨詢等貼心的個性化服務而迅速崛起雷同,k68.cn這類為滿足網友的需求而生的功能性網站正成為目前互聯網的新寵。
從贏利性看,我們可以根據前文對百度的介紹做個簡單分析,百度知道目前用戶超過35萬,每天數萬問題被提出,如果百度將積分轉化為虛擬貨幣,與其它增值服務結合起來,像騰訊一樣實現虛擬貨幣和增值業務的相互促進,那么這將是多么巨大的一個市場?要知道,是金子終歸會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