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以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內供原油價格受國際油價影響,不斷上漲。昨天,世界商業報道(biz.icxo.com)獲得的一份權威內部數據顯示,除個別產品有小幅回落之外,7、8、9三個月該公司每月原油價格平均漲幅達5%,其中以下屬的大慶油田漲幅最為搶眼。
中石油“內供原油”是指由集團提供給內部煉油企業的原油產品。目前中石油大部分煉油廠雖然獲得的是自家石油,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低于中石化從海外進口的油品價格,但并不表明其成本就極為低廉。記者發現,中石油下屬大慶油田地區基準價7月時曾達4084元/噸,9月報價則為4493元/噸,而其含稅價在7、9月則分別為4756元/噸和5224元/噸,2個月的漲幅都為10%左右。
申銀萬國公司分析師黃美龍告訴記者,中石油大部分原油都是自給的,除少量出口韓國外,基本上不出口。且其大部分原油價格與國際接軌,漲跌主要依據是上個月國際相同油種的平均現貨價格。今年7月份以來,國際油價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因此中石油內供原油價格并沒有大幅下跌趨勢。8月份,國際油價一路沖破了80美元/桶的大關,而9月開始,隨著市場需求的逐步減緩、大型油田的發現以及全球各地旅游假期的結束,國際油價出現了振蕩下挫的趨勢。目前,布倫特原油、米納斯等各地區的油價都顯現出了60美元/桶左右的良好態勢。“但是,國際原油價格的浮動很難預料,因此中石油內供原油價格是否會有大幅降低,現在無法判斷。”黃美龍說。
據悉,今年1~8月國內成品油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21.7%,原油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