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軟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永正表示,微軟已經預留1億美元在未來5年內入股國內軟件公司。1億美元,一個對國內軟件企業有著莫大誘惑力的數字,試想,國內哪家軟件企業如果得到了微軟的垂青,將來肯定會得到微軟的一筆大額投資。微軟甩出如此大手筆的投資也讓世人更不了解微軟了,在國內IT業界人士的心目中,微軟一直是一家比較吝嗇的企業,如今微軟卻一反常態,慷慨解囊,拿出1億美元投資國內軟件企業,為何?
站在戰略角度上來講,微軟拼命投資國內軟件企業的意圖不難理解,通過投資將技術不斷滲透到國內軟件行業,最終實現壟斷國內軟件市場的夢想。由此不難看出,微軟的1億美元投資其實是一味穿腸毒藥,一味毒殺國內軟件企業的穿腸毒藥。
說微軟通過投資滲透國內軟件企業絲毫不過份,對于微軟這樣精打細算的企業而言,投資的目的就是不僅僅是為了獲取豐厚回報,更重要的是穩固其在國內市場的地位。微軟意識到開源力量逐漸強大帶來的競爭壓力,Linux突破了微軟的層層封鎖順利進入政府采購,微軟在國內的壟斷地位受到嚴重威脅。一味強硬,微軟只能失去更多的市場,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市場已經不是微軟一家可以壟斷的。為了實現壟斷國內軟件市場的美夢,微軟開始走曲線迂回的戰略,頻頻投資國內軟件企業就是微軟實現壟斷國內市場戰略的第一步。
微軟拿出大筆的投資給國內軟件企業,這樣,微軟可以名正言順的將自己的技術融入國內軟件企業,并且逐漸弱化國內軟件企業的自有技術。一年前,微軟投資2000萬美元購買中國軟件的子公司中軟國際的可轉讓優先股,中軟國際是中軟旗下的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軟件外包等。微軟的技術已經應用在中軟國際的電子政務等產品中,試想,當中軟國際所有產品的技術都是微軟技術制造時,中軟國際豈不是要任由微軟擺布了。中軟國際的所有產品都是微軟技術造,不難想象,這些產品要想穩定運行,肯定要使用微軟的Windows系統,這才是微軟投資國內軟件企業的真實目的。
今年,微軟又向香港上市的浪潮國際投資2500萬美元,浪潮國際是中國浪潮集團的子公司。在沒有投資浪潮之前,微軟曾經為浪潮培養了一批軟件工程師,微軟曲線入駐浪潮后,浪潮的ERP產品采用了微軟的.NET技術構架,放棄了浪潮原有的ERP產品技術。微軟曲線入駐浪潮,從免費的人才技術培訓到產品核心技術的變更,這難道不是微軟意圖控制國內軟件企業的表現嗎?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拿了微軟巨額投資的國內軟件企業,肯定會做出一定的讓步,但這絕不是技術上的讓步。時至今日,微軟已經成功曲線入駐浪潮和中軟國際,并且將自己的核技術融入到這兩家企業。是什么讓國內軟件企業的骨子軟了?毫無疑問,是微軟的巨額投資讓國內軟件企業的骨子軟了。然而,微軟并不滿足,仍然在積極物色可以收購或投資的對象。早間,網上風傳微軟欲收購用友軟件,這無疑又是微軟滲透國內軟件行業的一個危險信號。在資金缺乏的困境之下,國內不少軟件企業已經臣服于微軟,并且將其壟斷霸氣十足的技術融入到這些軟件企業。
通過投資,微軟的技術已經滲透了國內軟件企業。嘗到甜頭的微軟如今再次拿出1億美元的投資,在5年內投資國內軟件企業,這難道不是一味毒殺國內軟件企業的穿腸毒藥嗎?試想,國內一些大型的軟件企業在得到微軟投資后放棄了自主研發的技術,采用微軟的技術,失去了技術話語權的國內軟件企業,未來還有什么資格與微軟談條件。不客氣地說,當我們的生活中全部是由微軟核心技術開發的各種應用軟件,操作系統平臺的選擇我們還有余地嗎?說這話或許是杞人憂天,可浪潮ERP軟件已經改用微軟.NET技術已成事實,誰又能說這不是微軟借用投資的技術滲透之功?
誠然,國內軟件企業缺乏足夠的資金來完成技術研發,也缺乏過硬的技術,但這并不能成為國內軟件企業不顧自身利益接受微軟投資的理由。比爾大叔玉手一揮,甩出1億美刀投資國內軟件企業,這絕不是國內軟件企業的驕傲,更不是國內軟件企業獨特魅力的體現,因為微軟的1億美元其實是一味可以把國內軟件企業慢慢毒殺的穿腸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