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說他:“這是一個跪著工作的人,卻是一個讓我們站立者嘆服的人!”他叫陸永康。父母取名永康,可老天卻不公平,偏偏沒有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58歲的陸永康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羊福民族學校的教師。他出生僅9個月時,因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膝蓋以下肌肉萎縮。別人學走,他學跪。20歲那年,他成為一名小學民辦教師,從此開始漫長的跪著教書的生涯。學校沒有老師,學生也流失得差不多了,陸永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輟學的孩子給勸回來。他用木板、舊籃球、廢舊輪胎、鐵絲自制了一雙重達兩公斤的“船鞋”,縛住雙膝,再拄上一根木棍,開始了艱難的勸學過程。白天上課,晚上家訪。
家訪,對陸永康來說,不是件容易事。因為行走不便,別人走一個小時的路,他得跪著走上兩三個小時。孔榮村的村民依山而居卻不集中,隔山相望,走卻要耗時半天,爬山、過河、跨溝,就是正常人也要留個神。陸永康常常是傍晚出發,回到家里已是繁星滿天。跪行在崎嶇的山道上,手腳并用,稍不小心便摔跟斗。沒人攙扶,他“蹭”起再繼續往前“走”。
“跪行”著的陸永康感動了村民。第二個學期,他的學生便增加到50名。3年后,孔榮小學破天荒地有了150名學生。陸永康在這里一教就是13年,他跪著給孩子們上課,跪著和孩子們做游戲,跪著和孩子們一道行走在山間的小道上。13年里,他跪壞了5雙自制的“船鞋”。
一茬一茬的學生走了出去,陸永康卻一直留在大山深處。他說他最喜歡的一支歌是《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尤其是那句“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在他看來,這就是鄉村教師的真實寫照。“即便是跪著上課,只要自己的學生能考上學校,有出息,這比什么都讓我有成就感。”
我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