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靖
如果一輛幾十萬元的轎車開了5天就報廢,你一定覺得不可思議。但在昨天開幕的住博會上,這樣的事并不希奇,只不過報廢的不是轎車,而是展位的裝修。
走進住博會場館,最抓人眼球的不是產品,而是展位,在房產和櫥柜展區,這點尤其明顯。開發商的展位普遍比較大,多在200平方米以上,大的上千平方米。許多展位的裝修可以用美輪美奐來形容,有的已豪華得近乎奢侈。
裝修這些耀眼的展位,需要多少錢?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些參展商,答案分別是35萬元、20多萬元、10萬元、15萬元、60萬元。根據展位情況測算一下,僅房產館的展位裝修費用就超過了1000萬元。而花這么多錢搞的裝修,壽命只有5天。一旦展會結束,都將變成建筑垃圾。
“參加展會,就得‘燒錢’”,一位房產公司的營銷主管說,“我們的展位不到200平方米,和同行比,不算大,裝修也算簡單,但也得10多萬元。”坤和建設(寧波)公司給即將開盤的“親親家園”搭了290平方米的“舞臺”,光裝修費就30多萬元。公司總經理高峰說,花這么多錢搞好的裝修用幾天就得拆掉,確實可惜。可別的公司都裝得很好,我們也不能被比下去。
采訪中,一些參展商對高價裝修展位覺得無奈,因為你不去攀比,不僅同行有話說,更怕前來參觀的市民認為你的公司實力弱、品質不高。但也有一些參展商認為這錢花得值。本屆住博會,歐琳廚具有限公司拿了450平方米的超大展位,裝修投入80萬元,用于襯托他們的廚具、水槽、鍋具等新產品。高聳的羅馬柱、黑色落地窗讓“歐琳”成了廚具館最奢華的展位。“展位如同廣告,反映的是一個企業的形象、氣勢、文化和產品品位。”公司副總經理王思忠說,好的展位帶來的不光是訂單,還有公眾認可度等無形的效益。
是否企業形象和實力一定要借助奢華的展位來體現?大連萬達給了一個否定的回答。萬達是業界公認的國內商業地產巨頭,但這次住博會,他們的展位裝修只花了1.5萬元,一個小舞臺、一個小樂隊、兩三盆花和幾張帶陽傘的桌子,非常簡單。“裝修不是目的,關鍵是要有特色。”萬達寧波公司策劃部袁林說,我們只想給客戶一個輕松的氣氛。
展位裝修花多少錢,似乎完全是企業行為,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想法,別人本不該說三道四。但細究起來,它又并非只關乎企業本身。能源、原材料等資源的日益緊缺已成為社會問題,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大家的努力。展位不能不做,而且確實也和企業形象有關,但如果做過了頭,實在也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其實,這種問題不僅住博會存在,其他展會也存在。要營造節約型展會,參展商首先要形成以節約為榮,簡樸為美的共識,珍惜寶貴的資源。同時,展會觀眾和客戶也不能“以貌取人”,畢竟要靠企業產品來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