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當前我國正在抓緊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努力形成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本社今起以資源節約為專題,連續一周開展系列報道。
中國寧波網訊(記者李江泓)“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人們注意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這是中央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

努力開發多項能源形式是我國能源和電力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資料圖片)
當前,資源和環境瓶頸約束已經上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之一。
我國人均石油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淡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必須把資源節約作為基本國策,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傳統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仍未根本轉變,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同時,存在法規、政策不完善,體制、機制不健全,相關技術開發滯后等問題。本世紀頭20年,我國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為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和最少的廢物排放,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清潔生產是循環經濟的基礎,在企業層面上實施清潔生產,是我國推進循環經濟的重要舉措之一。
國家環?偩指本珠L吳曉青說,通過在企業實施清潔生產,促進了技術進步,提高了管理水平,資源消耗及能耗下降,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國家環?偩终e極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工作。目前,已有5000多家企業通過了清潔生產審核。
權威數據顯示,2004年與1998年相比,全國萬元產值二氧化硫、煙塵和粉塵排放量,水泥行業分別下降49.8%、79.1%和68.8%;電力行業分別下降5.7%、32.3%和19%。
有關專家指出,發展循環經濟,一是大力推進節約降耗,在生產、建設、流通和消費各領域節約資源,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廢物的產生,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三是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盡可能實現廢物資源化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注重開發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技術與裝備,為資源高效利用、循環利用和減少廢物排放提供技術保障。
“如果2005年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60%,可節水580億立方米,相當于2000年工業取水量的50%左右!比珖舜蟪N瘯瘑T、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馮之浚說。
馮之浚說,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可將經濟社會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最小的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