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莫書瑩綜合報道
中國寧波網訊 無數蠟燭在沙灘被點燃,人們默默地站在旁邊,面朝大海,悼念去年在印度洋海嘯中的死難者。
25日,在普吉島,泰國當地居民以鼓聲和低吟為死難者祈禱,無數花朵、蠟燭及以香蕉葉包裹的香被投入大海,海浪帶走了人們對死難親人的哀思。
2004年的12月26日,印度洋海嘯奪走數以萬計的生命。時隔一年,許多幸存者回到災難發生的地方,參與當地舉行的悼念儀式。
普吉島將在今天舉行大規模的悼念儀式,人們已陸續從世界各地趕來。泰國官方表示,屆時大約會有1萬人參與在當地舉行的悼念活動。泰國總理他信先前曾發表聲明,對去年海嘯中的生還者和死難家屬提供25日到27日免費食宿和免費的來回機票。
除泰國外,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等受災嚴重的地方也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悼念活動。
根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在去年的印度洋大海嘯中,受災各國大約有40萬幢房屋被毀,超過200萬人無家可歸。由于還有許多人至今生死不明,一些地區的人口統計數據并不精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還會增加。
災難發生后,國際社會為受災國家籌集了136億美元的援助金,重建工作在災后轟轟烈烈地展開。然而,一年后的今天,由于種種原因,受災地區的重建工作并不盡如人意,許多災民至今還住在帳篷里。
尼拉(Nila),一名42歲的普通印度尼西亞婦女,在去年的那場災難中她失去了4個孩子。
“這真是困難的一年,”尼拉說,“我現在覺得越來越寂寞。”
在印度洋大海嘯過去一周年之際,聯合國日前就海嘯后受災各國的重建情況進行了評估。評估報告指出,目前在受災各國,相當數量的災民生活條件不容樂觀,特別是由于居住條件惡劣,不少婦女遇到一些生理和性侵犯的概率有增高趨勢。
科塔里(M i l o o n K o t h a r i)是聯合國從事居住權問題研究的專家,他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代表卡林(W a l te r K a l i n)在這份報告中提到:“災后一年,當地重建工作進程嚴重滯后,各參與重建工作的團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支持。”
聯合國專家認為,目前許多地區存在無法獲得包括潔凈水等生活必需品,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有限,救援物資分配存在問題,基礎建設進展緩慢的問題。由于不少災民至今居住于臨時帳篷和避難所等沒有個人隱私的地方,婦女兒童的安全問題也令人擔憂,關于發生暴力問題的報道層出不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斯里蘭卡等國,由于各種原因引起各地幼齡少女被迫早婚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所以聯合國專家呼吁國際社會必須采取行動保護當地兒童、婦女的權益。必須保證兒童可以先獲得居住和緊急資助,而不是僅僅將他們交給某個家庭實行監護權。
聯合國海嘯救災特使、美國前總統克林頓24日表示,由于目前重建工作不力,國際社會必須面對質疑和挑戰。“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這里為受災國提供幫助,現在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完成工作,在這里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和平、更強健的社會。”克林頓說。
一些專家建議,接下來國際社會必須集中精力于下列事項:保證私人和公共援助可以達到他們想要幫助的人手里;督促當地政府采取更靈活有效的重建手段;保證援助金分配的透明、公開;保證政治利益不會影響災民的重新安置工作,特別是在利益有沖突的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