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列哈達薩醫院醫生5日凌晨證實,總理沙龍腦部大量溢血,目前正在接受手術治療。盡管總理發言人稱手術進展順利,但醫生表示沙龍完全康復的希望渺茫。以下是路透社對沙龍生平大事回顧:
1948年,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擔任步兵連長。
1953年,為報復巴勒斯坦游擊隊襲擊,沙龍率領特種部隊“101部隊”襲擊約旦,造成69名平民死亡。
1967年,沙龍擔任裝甲師師長,當年以軍占領了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
1973年,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再度爆發戰爭后,已經退役的沙龍復出擔任師長,并且違抗上級命令率部跨過埃及蘇伊士運河。
1977年,沙龍當選議員并出任農業部長,當時他是修建猶太人定居點的積極鼓吹者。
1982年,時任國防部長的沙龍策劃以軍突襲黎巴嫩,企圖鏟除以該國為大本營的巴勒斯坦游擊隊。
1983年,由于司法當局調查發現沙龍涉嫌對在貝魯特發生的屠殺平民事件負有間接責任,他在國內外壓力下被迫辭職。
1998年,時任外長的沙龍敦促以色列人在以軍占領土地上盡量“攫取更多的山頭”。
1999年大選后,沙龍擊敗內塔尼亞胡出任利庫德領導人。
2000年9月28日,沙龍對耶路撒冷圣殿山地區進行“訪問”。反對這次訪問的幾百名巴勒斯坦游行者隨即與以色列軍警發生沖突。這一事件引發了巴以間暴力對抗不斷升級。
2001年3月7日,沙龍擊敗巴拉克出任總理
2003年1月28日,沙龍以絕對優勢再度當選總理
2003年12月18日,沙龍宣布“脫離計劃”,呼吁取消定居點。
2005年2月8日,沙龍與巴勒斯坦領導人達成停火共識。
2005年9月12日,以色列完成從加沙地帶撤軍。沙龍堅決撤軍的主張引起利庫德集團內部“反叛分子”強烈不滿。
2005年11月21日,沙龍宣布脫離利庫德集團,另組“前進黨”,準備在今年3月舉行的大選中與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對決。(萬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