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據《三湘都市報》報道,人像識別技術保障代表委員順利進入會場,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力保大會車隊行駛順暢,紅外線測試儀及時消除會場用電安全隱患、通過數字地圖輕松查找最便捷的出行路線……記者從大會有關方面了解到,今年“兩會”期間,大會采取了一系列高科技手段,保障大會的順利舉行。
紅外線檢測儀:
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南側的新華通訊社“兩會”新聞報道中心,50多平方米的房間安裝了40多臺電腦,10多臺打印機、傳真機,各種線路錯綜復雜。負責大會堂一層用電安全的大會堂管理局機電組工作人員婁征幾乎每天都要來這里,用紅外線檢測儀檢測有關設備和線路的溫度,防止因過熱出現安全隱患。
數字地圖:
隨時為你指路
不久前,“兩會”新聞中心首次開設了“網上新聞中心”,為中外記者提供服務。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網上新聞中心”特地提供了數字地圖,為對北京不太熟悉的外地和境外人員出行提供方便。
GPS:
大會車隊通行的精確指揮
交通擁堵,是北京近年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為破解這個難題,大會有關方面采用GPS技術,對大會車隊的道路通行實施精確指揮,對各駐地車隊通行和通過平面交叉道口、立交橋等復雜地段的時間進行細化和量化,避免兩個車隊接成一條“長龍”通過路口,從而減少了對社會車輛和行人正常通行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