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狩獵于法有據,尚無國人申請
本報綜合消息就媒體熱炒、網民反對的“中國野生動物將被獵殺”的新聞,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昨天在專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原定于本月13日在四川成都開展的2006年秋季國際狩獵額度國際野生動物試點性拍賣活動將推遲。
曹清堯解釋,推遲拍賣是為了更加廣泛地聽取各方意見,完善這項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偉表示,盡管有人不理解,但此項活動必將進行,因為狩獵野生動物符合我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而且許多國家也都允許狩獵。我國采取拍賣的方式屬于一項陽光工程,它比過去的審批方式更公開透明。而且,拍賣的狩獵權可以加價轉讓。
王偉介紹,我國的狩獵收益分配制度已建立并逐步完善,確保狩獵收入主要用于保護野生動物和補償周邊群眾。我國1985年開始國際狩獵,由于價格高達數千上萬美元,目前還沒有國人提出過這類申請,但國人狩獵同樣歡迎,我國控制狩獵有兩個部門,一是國家林業局,一是槍支管理部門。對大型動物還必須遵守一槍斃命的規定,一般獵槍不行,必須用“來福槍”。
目前來我國的狩獵人員,有退休職員、高級官員、工程師、空軍飛行員等,也有為博物館工作的專職獵人。所有外國獵人都必須具備狩獵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