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女裝始終是寧波服裝產業中的一條“短腿”。在男裝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國外中高檔服飾大肆搶灘國內市場的今天,寧波女裝能否從規模化、標準化男裝制造模式里成功突圍,亮出時尚個性品牌?影響:小荷才露尖尖角
“首屆寧波女裝品牌優勢評選”使寧波女裝初露端倪:報名有近30個品牌,其中不少已擁有較完整的品牌形象,而且在區域內廣泛流通并產生影響。今天,寧波女裝已經起步。
寧波女裝第一次創業熱潮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如日中天的男裝生產企業中不少開始涉足女裝,但終因設計、市場營銷等方面原因,90%企業都沒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上世紀90年代中期,寧波女裝開始二次創業:有設計師兼經營管理者領銜的自有品牌;有做男裝起步,在規模化后因多元化拓展需要再涉足的;也有在經歷過一段貼牌加工的經歷后,開始推出獨立女裝品牌的。業界人士表示,男裝盛名下的寧波女裝,低調而沉穩,通過十年打磨,一批頗具實力的女裝企業已經悄然形成。據初步估計,如今寧波有大大小小女裝品牌不下50個,女裝年產量占全市總服裝年產量的比例更是由以前的微不足道上升到了30%左右。成長:源于三個不同層階
“仙甸”、“太平鳥”、“德瑪納”、“喜麗美獅”、“旦可韻”……每一個成功走進百姓心里的寧波女裝品牌,都有著自己的成長經歷。
從前店后廠的家庭作坊開始,逐步實現滾雪球式的積累與擴大,是不少品牌女裝成長的共同歷程,“仙甸”、“旦可韻”就屬于此類。“喜麗美獅”、“太平鳥”等女裝則誕生在強大的制造業產業基礎之上。而康楠女裝成長于外貿貼牌加工,是在內銷男裝已經立足的基礎上新拓展出來的品牌。崛起:兩大軟肋要克服
綜觀現有女裝品牌,不乏以品牌為核心,以較完善的產業鏈為基礎,通過明星代言、加強終端形象管理與服務等運作手法增強品牌影響力的成功典范。但更多的是一批從加工起步、正在轉型中的女裝企業。這些企業或有品牌但還十分弱小,或還在品牌創與不創間徘徊。專家稱,從總體上看,當前“寧波女裝制造”品牌影響還遠大于女裝品牌本身。
那么,這些具備較強的女裝制作實力的中小企業能否成功轉型,成為后起之秀?服裝協會秘書長張曉峰說,機會存在,但也有軟肋需要克服。他認為,寧波女裝還面臨著產業鏈不健全、設計師和經營管理人才欠缺的問題,制衣成本偏高。但隨著寧波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外交流的日趨增多,寧波的文化時尚氣息正在日漸濃厚,寧波女裝的孕育氛圍也必將越來越好。因此,這批“船小好調頭”的中小企業,或許就是寧波服裝界最有潛力和發展前途的一批新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