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促進會寧波市第四屆委員會成立五年來,在中共寧波市委和民進浙江省委會的領導下,貫徹“以政治交接為主線,以參政議政和自身建設為重點,努力把民進建設成為適應21世紀的高素質的參政黨”的基本工作思路,團結和帶領會員,緊跟時代步伐,求真務實,勤奮工作,自身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參政議政、社會服務成果顯著,開創了民進工作的新局面。
五年來,市委會按照“鞏固老陣地、開辟新領域”的參政議政工作思路,以促進發展、服務社會為宗旨,以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統領全局,牢牢把握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圍繞中心工作,認真履行參政議政職能。
市委會主要領導積極參與中共寧波市委黨代會報告、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等重要文稿的意見征詢和重要人事安排的協商,在會上坦誠直言,就我市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許多重大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比如“主動接軌上海、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和有關加強科教工作的建議等被吸納入中共寧波市委九屆八次全會報告和科教大會報告中。
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會員積極參與各級人大、政府和政協組織的各種視察和評議活動,向各級人大和政協提交議案和提案540多件;擔任政府部門特約人員的會員積極參加各部門組織的行政執法、行風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等檢查活動。他們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推進我市民主監督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市委會建立參政議政工作的機制和制度,提高參政議政的質量和水平。通過拓展協作與聯動機制、加強與政府對口部門的聯系制度、確立課題立項管理制度,依靠學有專長的特聘研究員和參政能力較強的專委會成員,協助民進中央和省委會開展一系列調研,和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協作調研,市委會單獨展開專題調研,與政府聯系部門進行對口調研,帶領和指導基層支部一起調研,共提交調研報告和大會發言材料41篇,其中包括《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面對入世,加快發展我省農產品出口》、《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社會化居家養老》、《農村困難群體幫扶工作》等重大課題調研。2004年在深入余姚、寧海農村調研的基礎上,形成《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強化農村低保工作》提案,促成了《寧波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的出臺。
2005年圓滿完成民進省委會《浙江省學前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重點調研課題,代表民進省委會在省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發言。
主委陳守義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的《關于盡快修訂有關醫療事故糾紛處理辦法的建議案》,催生了我國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此提案被評為政協九屆全國委員會優秀提案。陳守義在全國政協大會上的《國有不良資產核銷必須問責》、《政府預算需要陽光監督》發言,贏得全場政協委員的共鳴和如潮的掌聲,兩次發言均成為全國各大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競相采訪,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與陳守義親切握手,獲“你的發言很好”的高度贊賞。
五年來,上報信息400多條,其中被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民進中央錄用100多條,省政協、省委統戰部、民進省委會采用60多條,市政府、市政協采用58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秘書長華建敏和省、市領導都曾對一些報送的信息作過重要批示。良好的信息工作為促進黨和政府的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市委會組織會內資深的教育和科技界專家,赴四明山革命老區和海島等相對落后地區提供教育科技服務。十幾次赴余姚梁弄、丈亭,寧海力洋、強蛟和大榭島等地學校開設示范課、公開課和教育科研講座,累計觀摩和聽課的師生達數千人,幫助提高山區和海島的師資水平,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數次赴貧困鄉鎮,講授動物防疫知識,解答在養殖中的疑難問題,進行現場技術指導,贈送科普書籍和消毒藥品,還在鎮海駱駝開展青殼蛋育種和蛋鴨離河網上飼養項目研究。經過連續五個世代選育成鎮海青殼蛋鴨,該蛋鴨成為目前國內外綜合產蛋性能最優秀的蛋鴨良種之一,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市委會還響應民進中央“城鄉少年手拉手”活動的號召,市委會機關兩次籌款共1.5萬元,捐贈給延安寶塔區陳則溝小學。繼2002年市委會被評為民進全國先進集體后,今年,又被評為民進全國社會服務先進集體,陳守義被評為民進全國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記者崔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