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這些天來,一個名叫王燕的15歲浙江女孩牽動了無數人的心,人們祝福這個在10日全國體操錦標賽預賽中嚴重受傷的小選手早日康復的同時,也在深思一個話題:難度之高與生命之重。
難度之高與生命之重,似乎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選擇高難度的動作,也就選擇了高風險,甚至是生命危險;選擇低難度,自然安全得多,但好名次也許就隨之而去。
多年來,體操一直是中國的奧運奪金優秀項目,李寧、李小雙、劉璇等眾多名將為國人所熟悉。但人們對這一“奧運金牌大戶”項目危險性的認識,緣于桑蘭9年前在友好運動會上受傷,當時她也是頭先著地、重傷頸椎。
雖然近年來運動醫學發展迅速,賽場保護措施也日漸完善,但體操賽場上的悲劇仍時有發生:2003年7月,喀麥隆體操選手阿里姆·哈桑在體操比賽時不幸頭部著地,造成顱骨骨折,在送往醫院后不治身亡;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波蘭體操選手喬愛娜·斯科瓦倫斯卡在高低杠訓練中落杠,頸椎第七節折斷……
在國際體操聯合會難度不封頂的改革之下,對體操選手而言,“金牌險中求”五個字,非常貼切。
6月9日在上海開幕的全國體操錦標賽,是奧運會選拔賽的首站比賽,也是確定世錦賽陣容的最重要參照,為此競爭激烈。賽前體操界人士介紹說:冬訓期間針對國際體操聯合會實行的難度、打分不封頂等新規則,國家隊全面提高了運動員的動作難度,幾乎每個運動員的A分都有所增加。對于曾經入選國家隊的王燕來說,這是一次機遇。
王燕這次受傷,是否因為高難度動作所致,現在還不清楚。但高難度動作導致體操選手頻頻受傷,卻是不爭的事實。據業內人士介紹,體操選手在訓練、比賽中受傷是常事。不過體操專家同時也表示:體操項目總體來說還是相對安全的,像王燕這樣頸椎骨折的重傷,并不多見。
中國體操隊女子組組長陸善真認為,運動員的基本功、賽前狀態與準備活動非常重要。他強調說:“體操項目存在著安全風險,意外在比賽中也會出現,這就更需要我們的教練在比賽前把運動員的工作做踏實。比如說,狀態不好和熱身不夠的隊員堅決不能冒險上場比賽。”
就在此次全國體操錦標賽上,中國女隊核心隊員程菲幫助湖北隊奪得了銀牌。比賽中,程菲放棄了高難度動作,賽后陸善真解釋是為了避免身體極限,確保安全,“最高難度也是對身體極限的挑戰,如果不是最佳狀態,最高難度就可能帶來傷害。盡管程菲在這次比賽中降低了難度,但她的表現依然很出色,比賽經驗越來越豐富,表現也越來越成熟”。
可以說,程菲依靠豐富的經驗與成熟的表現、而不是依靠高難度來進行比賽,給那些希望借高難度“速成”的心態與嘗試,提供了一個正確的價值指向。
中國體育界幾十年來為國人留下了無數的光榮與夢想,離不開幾代運動員的頑強拼搏和“三從一大”。但是,越來越多的體育官員、教練員和運動員意識到:頑強拼搏、挑戰極限固然需要,但應該以科學指導為基礎。給予運動員更多的人文關懷,是延長其運動生命并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這也是“人文奧運”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