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慈溪記者站趙科)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橋址東側27平方公里“橋頭堡”概念性總體規劃近日完成。按照初步方案,該區塊確定為現代物流、教育研發、商業服務、居住辦公等四大功能,發揮“依托大橋、引領余慈、聯動寧波、服務大上海的作用”。
“橋頭堡”區塊既是慈溪把握大橋機遇,做大做強大橋經濟的重要舉措,也是寧波融入長三角、對接上海進而與國際接軌的門戶,為長三角國際貿易及先進制造業提供支撐與服務平臺。
杭州灣跨海大橋本月26日將全線貫通,慈溪正利用跨海大橋這一歷史性機遇,大步邁向大橋經濟時代。作為迎接大橋經濟大手筆的慈溪杭州灣新區,已累計投入32億元資金用于建設基礎和公建設施,引進外資項目100個,利用外資7.24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111個,總投資340億元,已基本形成化纖紡織、家電、五金機械、電子信息等八大產業區塊,紡織化纖、有色金屬加工、電氣機械及器材等三大主導行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到29%,新產品產值率將達到39.3%,一座一流的江南新城雛形初現。
慈溪擁有上萬家各類加工配套企業、36個億元以上的特色產業群和10多個國內最大的制造中心,年產值1600億元的工業經濟規模。飛架杭州灣的大橋,使慈溪成為經濟、信息、文化“三大走廊”的匯集地,利用這一優勢,該市提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招商選資”力度,大力實施品牌、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三大戰略,加快公共技術平臺、檢測平臺和信息平臺建設等措施,推進企業發展模式轉型。今年1月到5月,慈溪實際利用外資1.43億美元,同比增長78%;全市獲得省級名牌產品以上榮譽的企業有39家。
同時,慈溪加快融入“大上海旅游圈”,精心培育“濱海橋城”旅游品牌,一大批如濕地保護項目、達蓬山文化旅游區等正在抓緊建設之中。該市還依托市內發達的專業批發市場和豐富的灘涂資源,將在城區北部規劃建設一個高效暢通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余姚正厲兵秣馬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主動迎接大橋經濟的到來,協力奏響一曲“藍色暢想曲”。
迎接大橋經濟的到來,交通先行。余姚正在加緊建設“一橫兩縱”的骨干交通線,使余姚交通網與杭州灣大橋實現有效對接。目前,全長11.33公里的余慈連接線、長16.36公里的329國道復線一期工程、全長23.5公里的南北快速通道已經動工建設,總投資額近20億元。
杭州灣跨海大橋也給余姚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帶來了機遇,余姚正成為環杭州灣產業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幾天,位于小曹娥鎮的余姚濱海工業園區內,有不少企業紛紛投產。投資達4億元的寧波世茂銅業公司已經完成建設,年產值可達30多億元。目前,規劃面積2200畝的余姚濱海工業園區北區已經全部完成招商,共吸引企業46家,投資總額達18億元。
隨著大橋開通的日期越來越近,余姚一方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工業園區功能,另一方面加快引進了一批關聯度大、牽引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大企業、大項目落戶,推動空間集約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僅今年初以來,余姚工業園區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就達到6.8億元,包括道路、供電、供水、排污、安置小區等在內的31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陸續實施。與此同時,他們還鼓勵已進園企業加大投入,延伸和擴大產業鏈。據統計,到目前為止,余姚工業園區已引進工業項目50個,總投資達60億元,園區經濟已經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大橋的建設也為余姚的第三產業帶來新機遇。中國塑料城是余姚第一大生產資料市場,這里正在加緊建設中國塑料城現代物流園區。而建立在余姚工業園區內的中國裘皮城則贏得了外商的青睞,不久前,這一項目與香港長江皮革公司簽約,協議利用外資230萬美元。這一合資背后的重要因素,就是杭州灣跨海大橋縮短了余姚與上海之間的距離。
江北區充分利用寧波市區對接大橋的“門戶”優勢,高起點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郊型城區形態向“田園城市”形態轉變,城郊型經濟形態向都市型經濟形態轉變,為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打下堅實的基礎。
把城鄉接合的城郊型城區形態,建設成為設施現代、空間合理、城在水中、田在城中、環境宜人的“田園城市”形態是江北加快城市轉型、全面接軌上海的重要舉措。為把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拓展,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今年,該區相繼啟動了灣頭休閑商務區、慈城古縣城、慈城新城等“八大區塊”的建設。該區域全面建成后,將形成以居住、旅游、生產、商貿為主要功能的具有“田園城市”特色的城市新組團,成為江北新的商業發展中心。此外,在交通設施方面,近幾年,江北加快相關道路設施建設,目前區域內初步建設形成以杭州灣跨海大橋南連接線、繞城高速西段、高速公路江北連接線、 “五路四橋”江北段、大慶南路等為骨干的交通網,切實方便了居民出行。
為改變原來的城郊型經濟形態,發展都市型經濟。江北區堅持二產、三產并重的過度經濟發展模式,其中在工業經濟方面,該區著力推動都市型工業集聚發展,出臺促進都市型經濟發展和聚集等一系列政策,吸引擁有先進技術的大企業、大項目向工業集聚帶集中。該集聚帶共聚集企業240多家,年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占該區工業總產值的七成。該區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物流、房地產業、專業市場、中高檔餐飲、都市旅游等5大特色產業,加速經濟形態的轉型。
同時,江北區還主動向上海學習,加快理念的融合。今年初以來,該區組織了各鎮、街道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到上海參觀考察學習,并邀請上海企業界的精英、專家學者,來本地講課,已舉辦類似講座論壇1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