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者來說,南起寧波慈溪,北至嘉興海鹽,36公里的大橋就好比一項36公里的長跑。但這不是一般的長跑,因為途中設置了眾多高難度障礙。
工程規模浩大,它是240萬立方米混凝土、80萬噸鋼材、5513根鋼管樁、3550根鉆孔樁、1272個承臺和1428個墩身的集合體。
自然環境惡劣,潮差大、流速急、流向亂、波浪高、沖刷深、軟弱地層厚,建設條件惡劣。南灘涂多個區域淺層氣富集,危及施工安全。受水文和氣象影響,海上施工作業年有效天數不足180天。
施工點多、戰線長,同步作業、交叉作業工序大量存在,組織難度大,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及資金不易控制。
制定總體設計方案十分棘手。結構防腐問題突出,且無規范可遵循;涉及大量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多項大型專用設備的研制;大橋運行后,在大風、濃霧、暴雨及駕駛員視覺疲勞等不利因素影響下,需要提出可靠的橋面行車安全對策。
施工技術方面,面臨著海上激流區高墩區大噸位箱梁的整體預制、運輸及架設,寬灘涂區大噸位箱梁的長距離梁上運梁及架設,超長螺旋鋼管樁的設計、防腐與沉樁施工等諸多挑戰。郭靖徐本梁朱宇
測量控制方面,因橋梁長度超長,地球曲面效應引起的結構測量變形問題突出,傳統測量手段無法滿足施工精度和施工進度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