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記者唐慧卿慈溪記者站趙科)從江西到慈溪打工的楊梅仙每年接受一次免費體檢,每季度參加一次免費培訓,她說:“我舍不得離開慈溪。”從過去以政法部門為主的防范式管理,轉到政府主導的服務型管理,慈溪市加強對流動人員的親情化服務和市民化管理,破解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難題。
慈溪市本地人口有101萬,其中流動人口已經超過70萬,并且還在持續增多。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已成為事關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
4月上旬,慈溪市委書記洪嘉祥在長河鎮寧豐村蹲點調研期間,聽到群眾呼聲最大的問題是要求政府加強對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為此,慈溪市委把加強對外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作為今后新農村建設需要探索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5月中旬,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洪嘉祥主持召開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專題會議,提出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模式要從政法部門防范為主逐步轉向政府主導的服務型管理的思路,并決定制定出臺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綜合性指導意見,既要在教育、計生、衛生、戶籍、居住、救助等方面的服務管理上統籌考慮、整體安排,又要抓住勞動關系、居住條件、信息監控等難點問題,研究制定相應政策措施。
目前,慈溪市正全力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在組織機構、管理方式和工作機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進展。
創新組織機構,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組織體系。在全國率先成立暫住人口服務管理局,主要承擔暫住人口政策研究,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工作的部署落實、考核評價,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權益維護、分析預警、信息采集。同時積極抓好村級和諧促進會的擴面工作,讓更多的流動人口會員加入進來。
創新管理方式,提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水平。推進以屬地管理為核心的“地網”工程建設,全面實施信息采集責任制,以出租私房、企業、村(社區)為節點,按照“誰出租誰負責、誰用工誰管理、誰的轄區誰理清”的要求,全面落實三方責任。推進“天網”工程建設,建立覆蓋全市城鄉主要交通要道和重點場所的電子監控網絡,形成立體防控體系。
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政策。研究出臺《慈溪市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探索建立流動人員正常調薪制度,出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考核辦法,督促引導企業履行好社會責任。推行集中居住,切實改善流動人口居住條件。研究落實流動人員正面激勵措施,建立市鎮兩級黨政領導干部與外來建設者聯系交友制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