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樂子
8月21日上午,安徽漢子徐義勝從火場救出兩個孩子,自己卻被高度燒傷。9月3日下午,北侖區新碶\街道再現感人一幕:安徽青年張二衛奮不顧身地從烈火濃煙中救出一名兩歲幼童。
在為英雄喝彩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一下火災的起因———報道說,前者是“出去買菜時忘了關上煤氣,回來后發現大火已燒了起來”,后者是“屋外小廚房的煤氣灶上正煮著面條。不知怎地,灶上的火苗突然躥了起來……”因為使用煤氣灶不當引發火災,因為使用煤氣熱水器不當致人窒息死亡,這類慘痛的事故幾乎年年發生,受害人中,外來務工者占了相當高的比例。
無獨有偶,有數據表明,在歷年學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溺水身亡的比例都超過了一半,其中外來工子女又占到總人數的六成多。在日常生活中,外來務工者更容易發生意外,這是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現實:外來工租住的房屋,大多非常狹小,鍋灶、煤氣罐和生活用品擠在一起,電線拉得像蜘蛛網;大多數孩子放學后都是獨自回家,好多六七歲的孩子一個人到處游玩,在“窨井吃人”事故中,不少受害者是無人照看的外來工子女;因為收入不高,他們又成為不潔食品、低劣電器、假藥等假冒偽劣產品的侵害對象。
誰為外來務工人員撐起“安全傘”?政府部門和相關社會組織首先要加強對外來務工者的安全知識和安全警示教育,讓他們懂得安全生產和生活的基本常識,做到“防患于未然”;用人單位也要完善安全設施,提供相關服務,如勞動防護設備要齊全,集體宿舍的電線鋪設、電器配備要合理等。同時,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出租房安全狀況的監管,嚴懲假冒偽劣產品的產銷者,努力消除安全隱患。
毋庸諱言,相當一部分外來務工者,不太熟悉和遵守交通法規,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隱患;不太熟悉用電用氣的操作規程,導致火災頻發;不太重視“禁止下河游泳”之類的禁令,造成溺水悲劇一再重現。這就要求,外來務工者也應該主動提高安全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積極學習安全知識。
追求生產安全和生活安全,是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金錢的,但與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甚至是失去生命相比,這種付出是劃算的、值得的。相關部門和外來務工者,都應該算清楚這筆賬。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安全設施 出租 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