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代表銀監會對張家港農商行上市給予了大力支持。證券分析人士稱張家港農商行是“史上最牛的準上市公司”。9月19日,張家港農商行將召開股東大會,對此進行表決。
9月14日,江蘇省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董事會秘書陳步楊接受《華夏時報》記者訪問。陳表示,農村商業銀行上市沒有現成模式,上半年,該行有股本4.4億股,每股收益率為0.41元,每股凈資產2.56元,為提高法人股占股比例,該行將定向增發16%的股份,每股價格大約在10元左右。
證券分析人士稱,張家港農商行是“史上最牛的準上市公司”,因為,公司上市之前增發股份從沒有定如此之高價格的先例,不過,陳步楊介紹說,法人股東能接受。9月19日,張家港農商行將召開股東大會,對此進行表決。
張家港農商行股東中沒有境外戰略投資者。不過該行表示,不排除上市之后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一位國有商業銀行總行人士對此大加贊賞,他說,這樣可以避免股權定價過低。
張家港農商行上市也有一系列難題,他們能否突破銀行上市“潛規則”,尚難預料。
不過,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代表銀監會對張家港農商行上市給予了大力支持,銀監會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商業銀行上市,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商業銀行跨區域實施兼并重組。
對于摸著石頭過河的張家港農商行來說,銀監會的支持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
史上最牛的準上市公司
論規模張家港農商行不是大銀行,但堪稱最能賺錢的銀行。
據陳步楊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張家港農商行實現賬面盈余2.4億元,近三年來,每年凈利潤都在3億到4億元左右。2005年實現利潤3.66億元,今年預計實現利潤4億元。
與大銀行相比,這點利潤“微不足道”,但是對于一家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成的區域性農商行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
據介紹,截至今年上半年,張家港農商行總資產260億元,各項存款167億元,各項貸款118億元,按照五級分類,不良貸款總額2.5億元,占總貸款的2.15%,資本充足率遠遠高于8%的監管要求。
張家港農商行正接受東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輔導,并已于2007年5月29日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正式受理。
陳步楊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江蘇公證會計師事務所正對該行進行清產核資;上海國浩法律事務所任法律顧問。
由于法人股東占比只有總股本的16.7%,張家港農商行將對現有股東進行定向增發,每股定價大約在10元左右,針對本報記者質疑是否定價過高,陳步楊表示,由于該行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較好,江蘇省內很多企業和單位十分看好該行,這個價格是合理的,每股收益也是現有上市銀行中最高的。
多個第一
張家港農商行是第一家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成的農村商業銀行,也是未來農信社改革的最高、最終目標。
1998年,張家港農村合作信用社作為蘇州地區的代表,在江蘇率先進行一級法人、統一核算改革試點。2001年,國務院決定對張家港、江陰、常熟三地的農信社進行股份制改造試點,并于同年11月28日改制為農商行。
今年5月29日由江蘇證監局正式受理張家港農商行上市準備事宜,張家港農商行進入上市輔導期,成為第一個進入上市輔導期的農商行。
張家港農商行介紹,該行最快于本月底或下月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如能獲批,張家港農商行將成為第一家上市的農商行。
受制于“潛規則”
所謂的潛規則,就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要求,行業暗自執行的規則。
針對銀行上市的潛規則亦有不少。根據本報掌握的情況,對于張家港農商行上市不利的主要潛規則尚有市場。
其一,銀行上市必須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不過此規定只存活10個月,便在質疑聲中被刪除。但已經上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絕大多數有境外機構投資者,這似乎成為慣例。
其二,銀行要上市,員工持股比例不得高于5%。
同樣,證監會和銀監會均無明文規定。
本報獲悉,在增資擴股后,張家港農商行員工持股比例將達到18%。這遠遠高于市場傳聞中金融企業內部持股不得超過5%的“要求”。
最新的一個例子是,據媒體報道說,杭州商業銀行IPO申請材料日前被退回,而其原因則是員工持股比例過高。
其三,只有大銀行才能上市。長期關注農村金融改革的衛新江教授則認為,從監管和現有相關規定來看,上述問題不影響張家港農商行上市。“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在上市后更好,避免被賤賣。”在他看來,由于張家港農商行規模和股本較小,員工持股比例相對較高,“但是根據證監會的規定,有25%的股份上市流通就夠了”。至于股本較小,衛新江則認為不是問題,張家港農商行有4億多股,遠遠高于5000萬股的上市要求。
衛新江認為,如果張家港農商行能上市,一定能賣出較高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