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記者沈朝暉通訊員彭光輝)由兵科院五三所與余姚中國塑料城管委會去年11月合作組建的寧波塑料研究院,至今已為企業完成5項科研項目,在研項目5項,并為300余家(次)企業提供了技術咨詢,為企業提供分析檢測服務500余次,幫助企業解決了大量技術問題。
近年來,不斷深化的科技合作,使企業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自2000年至2006年,我市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共建了209家企業研發機構,這些研發機構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變得更加迅速。去年4月,寧波東聯密封件有限公司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成立北京科技大學特種陶瓷粉末研究所東聯分所,由北京科技大學葛昌純院士擔任所長,學校還派出5-10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常年在東聯分所研究工作。目前,企業已經開發出“無壓液相燒結碳化硅陶瓷”低溫燒結項目,預計每年可以節約電能200萬千瓦。寧波華液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共建的國家電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寧波分中心,已承擔了10多項來自浙大的國家重大攻關、863計劃、自然基金等項目的協作任務,目前已累計申請專利50余項。其他諸如新海打火機突破歐盟CR技術壁壘,舜宇集團、海天集團成為各自行業領頭羊等,都是與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建企業研發機構后壯大了企業創新實力密切相關。
更多的企業通過項目合作得以加快發展,自2000年以來,以技術轉讓、委托開發、合作開發、技術轉化等方式,我市共引進科技項目1600多項,其中去年科技合作項目達342項。在科技項目合作中,通過引進、合作、消化、吸收,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曾經是全球油印機市場“老大”的寧波榮大昌公司,為了打破日本產品在數碼速印機上的壟斷和技術封鎖,投入巨資研發這一高技術含量的光機電一體化產品。然而這一技術升級之路在歷經5年多探索后,其最核心的控制芯片仍無法攻克。2003年,他們開始與四川大學進行合作開發,次年即告成功。通過合作,企業的科技人員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去年,企業依靠自身技術力量也研發成功了控制芯片,從而形成了兩條技術路線的八大系列產品。隨著“榮大昌”向市場不斷推出從低端到高端的數碼速印機產品,原本壟斷市場的日本產品價格應聲大降,其中一款從最高時的6萬元降到了如今的8000元。
近年來引進的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兵科院寧波分院、中科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10家大院大所,更是極大地改變了我市總體上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的狀況,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