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中國 |
 |
黨中央作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
|
|
|
|
|
|
“農家樂”舞動在青山綠水間 |
|
http://www.iczekk.cn 中國寧波網
07年10月06日 13:29
|
|
|
|
中國寧波網訊 (羅漣浩 朱軍備 周武軍)又到 “十一”黃金周。走進寧海橋頭胡街道雙林村,滿眼是紅燈籠, “農家樂”的主人們把庭院打掃得干干凈凈,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紛紛回來幫忙。 “這一星期賺的錢能抵過去在農田里干一年!”所有人的臉上都蕩漾著笑意。
依托農業園區和基地發展休閑旅游,是我市 “農家樂”的主要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 “農家樂”休閑旅游村56個,旅游點142個,解決了近萬名農民就業,僅今年“五一”期間就接待游客56萬人次,收入近5000萬元。余姚柿林村曾多年被列為貧困村。近幾年該村借新農村建設之機,完善了村里的基礎設施,開起了29家飯店、9家旅社。目前,全村大多數勞動力已實現了穩定就業,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1569元增加到目前的6000多元。
“農家樂”帶來的效益遠不止增加農民收入。前不久,余姚牟山鎮把80萬只大閘蟹苗投放到鎮內河道中。鎮干部介紹, “農家樂”的快速發展使各種放養的魚、蝦、雞、鴨越來越受歡迎,鎮里于是對部分河段進行生態放養,漁民可按規定進行有序捕撈。這些魚蟹無需投食,但質好價高,而且使河道生態明顯得到改善。
穿山造趺、梅中舞獅、蘆山鼓閣、大渡塘跳蚤會、干岙車子燈、新碶板龍……在北侖 “農家樂”里,多年未見的戲臺重新搭起來,年輕人學唱戲、民樂、說書的多了起來。這些 “原生態”鄉村文藝的挖掘和發展,不僅得到游客喜愛,還成為新農村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載體。
“茂林修竹景色好,村民長壽病痛少。”奉化莼湖鎮南岙村的 “農家樂”不僅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甚至還有大批來自上海、寧波和奉化城區的老人前來長住。鄞州區橫街鎮接勝村一對來自市區的老夫妻來這里已有5年了。老兩口說,在鬧市區住膩了,到山清水秀的鄉下住,感覺很舒坦。
“農家樂”的紅火,也使村莊環境整治步伐不斷加快。目前我市已經擁有136個全面小康示范村和1160個環境整治達標村,而我市的 “農家樂”幾乎全部位于這些村。寧海雙林村是全市有名的生態村,村里每個 “農家樂”經營戶鋪設了污水管道,實現了污水的集中收集和處理, “農家樂”的發展不但沒有破壞環境,反而促進了村容村貌改善。
|
稿源:
寧波日報
編輯:
周倩倩
|
|
|
[
[發表評論]
| 我要投搞 | 進入論壇 | 發給好友 | 打印該頁 | 后退 | 關閉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