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躥下跳心理患者劇增醫生接診先問病人炒股否
本版撰文時報記者蔡民張靈通訊員溫志勤宋忠雷張玲玲吳丹本版攝影時報記者杜翠
前日,受到CPI數據影響,股市繼5月30日大跌之后再次暴跌,一日之內蒸發過萬億,近600只股票跌停。
股市上躥下跳,股民緊張不已。昨日,記者從廣州各大醫院心理科了解到,半年的股市冷熱,使得因股票引發心理疾病的患者比以前多了至少3倍;今年以來,初步統計已有超過15人因為股市壓力患上甲亢,其中女性占了八成以上,F在,心理醫生在詢問病人情況時,都不忘先問問病人有無炒股經歷。
個案1都市白領不堪壓力患甲亢
●病人:女銀行職員,5·30股市大跌,賺的錢又賠回去了
●癥狀:莫名的煩躁、易怒、失眠,手心汗涔涔,上樓梯氣喘不已。
●診斷:甲亢,因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而出現的癥狀。
“我現在每天都睡不著,腦子里整天就想著股票,一煩躁起來,手心就汗涔涔的!笔〉诙嗣襻t核醫學科的范義湘主任介紹,不久前,一名33歲的銀行工作人員就診時稱,她去年11月開始投資股市,起初抱著玩玩的心理,投了2萬多元,沒想到股票天天漲,不到一個月時間,賬面就增加了3000多元。她覺得這是個絕好的投資機會,今年年初又增加投入5萬多元,想狠狠地賺上一筆。沒想到今年5月30日,股票忽然大跌,眼看到手的錢又化為烏有,心里很是忿忿不平!捌鋵嵵两裎疫是賺錢的,就是覺得有一股莫名的壓力!被颊哒f,有時明明股票賣出賺了錢,但賣出后看到股票還往上躥,心里就不是滋味。不管是工作還是休息,腦海里總出現電腦上股票大盤的情景。最近一段時間,她不但時不時會莫名的煩躁、易怒、失眠等癥狀,手心也汗涔涔的,上樓梯都覺得氣喘不已。她先后到了醫院的神經內科、心理科,服用了一些藥物都不見緩解,后來醫生建議她做核醫學檢查,結果被診斷為甲亢,是由于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內分泌紊亂而出現的癥狀。
個案2股市虧損中年男子急性抑郁
●病人:40多歲中年男子,投資15萬炒股虧損三成
●癥狀:因此心里惴惴不安,失魂落魄,整夜睡不著覺。
●診斷:應激性心理障礙反應,也就是急性抑郁癥。
據省精神衛生研究所、省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林勇強介紹,不久前,他接診了一名40多歲的男性病人。
據稱,他今年陸續投了15萬到股市,本以為能在股市翻一番出來,沒想到,自6月份以來,股票跌宕起伏,賬面上15萬元本金已經去了近1/3。就診時,患者一再強調,這些錢都是平時辛辛苦苦攢下來的,不吃不喝就去掉了近5萬元,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想把本錢收回來就洗手不干,但股市又并不盡如人意,心里總是惴惴不安。
如今,不但整夜睡不著覺,對做任何事情也提不起興趣,整天失魂落魄的。
林勇強說,患者患的是典型的應激性心理障礙反應,也就是急性抑郁癥,他們通過對患者進行股市風險意識以及投資心態等方面的心理輔導,患者的癥狀有所緩解。
個案3中學生專職炒股患雙相抑郁癥
●病人:15歲女孩,休學在家專職炒股
●癥狀:心情大起大落,極度亢奮中會突然極度抑郁,自殺念頭明顯
●診斷:雙相抑郁癥,又稱躁狂抑郁癥
休學在家的15歲女孩小敏一吃東西就吐,無法睡眠,心情極度低落,容易發火、煩躁。隔一兩天后又大笑,特別喜歡說話,逮著人就說不停,但還是不能吃東西,或只能吃少量流食。持續近一個星期,因厭食癥到心理門診就診。心理醫生用抗抑郁藥治療幾天后,發現她情緒在低落、高昂之間變化發作的頻率竟然比進醫院前更高了。心理醫生得知,今年2月份,她看到身邊有同學在玩股票,于是向父母討要10萬塊去炒股。一開始是賺了,不但將10萬本錢還給父母,還剩下不少零花錢和再次投資股票的本錢。拿著賺來的幾萬塊,小敏再次進入股市,但最終虧得血本無歸,她又向父母討要了幾萬塊,還是全虧了。她不甘心就此作罷,竟然休學在家全職炒股,父母也無法阻止。
她患上了最為麻煩的雙相抑郁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陽說,雙相抑郁癥又稱躁狂抑郁癥,表現為心情大起大落,由極度亢奮突然轉變為極度傷抑郁,即在心情的兩極間波動。而在平時,患者又是正常的。患此病的人自殺念頭非常明顯,自殺手段也很極端。單用抗抑郁藥是沒有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或增加發病率。
個案4老教師拿退休金炒股終日恐懼
●病人:60歲的退休老教師,用退休金炒股
●癥狀: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曾因高血壓和心肌梗塞進過急診。
●診斷:焦慮癥
一位60歲的退休老教師,看到股市大熱,本來炒基金的他,終于忍不住用退休金買了幾萬塊的股票。但是,當股票漲了,他就開始擔心什么時候跌,跌了后更捶胸頓足。擔心老伴埋怨他。
所以,漲和跌對于他精神的刺激都是一樣的。表現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天天等著去交易所。曾經因高血壓和心肌梗塞進過急診。心理醫生說,他患上了焦慮癥,而焦慮癥的患者是不適合炒股。
股市漲了想什么時候跌,股市跌了又調整不過來
心理門診病人多了至少3倍
據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賈艷濱博士介紹,自從股市大熱以來,心理門診就多了一群“新病人”,都是從股市轉過來的,普遍表現為焦慮癥,心理承受能力差。以前,心理門診也零星出現過因股市波動患上心理疾病的病人!白罱肽瓯憩F得特別多,比以前多了至少3倍!辟Z艷濱說,股市大跌大漲時都有人看心理醫生,普遍是漲了想著什么時候跌;跌了后,賠得太多,心理調整不過來,“有一個銀行經理,幾天時間就賠了30萬,覺得世界末日來了,對什么都沒有興趣,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一個月體重掉了5公斤。”賈艷濱認為,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有焦慮癥的人,最好不要炒股。
省第二人民醫院的范義湘主任也告訴記者,都市白領因為壓力患有甲亢的越來越多,除了有來自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之外,股市給他們帶來的精神壓力也不小,今年以來,他們已陸續接診了超過15名因為股市壓力而患上甲亢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了八成以上。
醫生接診先問病人炒股否
廣醫一院心理咨詢科的副主任醫師余金龍告訴記者,如今他們每天接診15~20名患者,其中1/3的人炒過股票或基金,大部分人先前都有過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疾病。現在病人比以前明顯增加的原因有二,一是秋季本來是抑郁病的高發季節,二是股票的漲漲跌跌,讓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人出現病情波動,患者以患有抑郁和焦慮為多。
以往,他們在給患者做病因咨詢時,對于年輕人多問的是感情問題,對于大學生和中年人,首先要問的是就業和下崗,現在他們則習慣了多問一句有無炒股。省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的林勇強醫生也介紹,因股票的大起大落,有人當場昏倒或是猝死的現象并不鮮見。今年以來,他也接診過個別類似的患者,主要還是表現為莫名恐懼和抑郁者多。從醫學心理學范疇來講,股票的波動是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于心理素質不過關者,很容易引起應激性心理反應。
七類人不宜炒股
患冠心病、腦血管病、心絞痛和高血壓的人;
性格不完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敢接受挑戰、挫折承受能力較差、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不宜接受大喜大悲事情的人;
平時膽小、遇事猶豫、思前想后、多思多慮、遇事優柔寡斷,總是按別人的意見去做事的人;
容易想不開、鉆牛角尖的人;
具有精神病史的人,如各種情緒障礙(抑郁癥、焦慮癥、躁狂癥等)、精神分裂等;
未成年的中小學生;
高齡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