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縣居長三角地區南緣、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三面環海,兩港相擁。于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立縣,因縣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全縣由象山半島東部和沿海608個島礁組成,總面積65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335平方公里。南北長90公里,東西寬70公里,海岸線長800公里,占全省八分之一,素有“海山仙子國”和天然氧吧之美譽。北部的象山港是全國著名的深水良港,長年不凍不淤,多處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南部的石浦港長18公里,是全國六大一級中心漁港之一,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可泊萬艘漁船。象山縣綜合實力列全國百強縣第63位,先后榮獲全國雙擁模范縣、中國針織名城、全國生態示范區和省文明縣城、省建筑之鄉、省教育強縣、省文化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2006年,全縣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橋海興縣、旅游富民、和諧惠民”四大戰略,整體經濟增速加快,運行活力增強,增長方式有所轉變,統籌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進展良好,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
象山縣文化活動豐富活躍,海洋文化大縣建設扎實推進;衛生保健工作不斷加強;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佳績頻傳;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繼續提高,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十一五”時期,象山發展正面臨極為難得的戰略機遇。象山港大橋的建成將使象山進一步融入寧波,接軌上海,聯通臺州、溫州。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項目落戶象山并啟動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