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網訊(特約記者尚立峰)總投資5400萬元、建筑面積達10680平方米的區環境監測監控中心項目施工日前進入尾聲,有望于年底竣工。中心建成后將成為我區環境質量演示中心、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基地和環境事故應急處置指揮中心。近年來,我區依靠科技不斷深化環境監控體系建設,監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早在2003年,我區就建立了環境監控中心,在全市開了縣(市)區級建立環境監控中心的先河。4年多來,已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用于中心的設備更新和擴容改造,相繼建成了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測系統、企業排放口和治理設施視頻監控系統、大氣特殊污染因子在線自動監測系統、重點區域高空瞭望系統等子系統,并通過GPS污染源定位系統和GIS地理信息系統提升了環境監管的精度和效率。
至今,全區共有52家重點污染企業接入了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測系統,企業內部視頻監控點達到100個,實現了數據圖像雙監控。在后海塘、寧波化工區等重點區域,還設置了大氣特殊污染因子自動監測系統和高空瞭望系統。現在,全區90%以上的重點污染源和所有重化工企業受到環保部門的24小時監控。
依托先進的科技設備,環保部門建立了污染事件實時查處機制。當監測設備探測到數據異常后就會自動報警,值班的監察人員根據數據顯示的情況,迅速確定污染發生的地點和程度,并立即趕赴事發地進行處置,及時消除污染。利用大氣特殊污染因子在線自動監測系統,環保部門探索建立了大氣環境容量預警管理機制,通過對環境相關數據的綜合分析,把大氣容量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級并分別采取應對措施,有效防止了部分大氣污染事件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