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僅讓村民住上鄉村別墅,我們還計劃在村的西面建造兩幢12層的小高樓,讓所有的村民都住上好房子。”象山縣定塘鎮寧波站村黨支部書記王恒良告訴記者。
寧波站村以海運而致富,目前,該村共有“榮寧、興寧、大塘、銀星、永正”5家海運企業,在1400多人口中,有70%以上的村民從事船運業,近80%的家庭投資參股海運業。截至2006年底,村里共有96艘船舶,資產規模達近30億,海運總運力超過30萬噸,占象山縣總運力的85%。
近幾年,隨著海運規模的不斷壯大,海運事業的不斷發展,寧波站村逐漸成為“華東航運大村”、“浙江海運第一村”。十幾年來,村集體從海運中收益100多萬元,村民也從中獲利4000萬元左右。去年,村人均收入達近一萬元。全村80%的家庭在投資海運中收益。
海運帶來的效益使村集體可用的資金多了,村民的腰包鼓了,大家開始關注村里的生活休閑娛樂。為了讓大家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去年,村投資210萬元,建立起了象山縣第一個農民會所,有文化活動室、醫療衛生室、農民培訓室、遠程教育點、體育健身點等。讓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
王恒良說:“我們也要讓村里人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城里人有出門打乒乓球的習慣,我們也為大家買了臺乒乓球桌。城里很多人受過好的教育,我們也結合村民的實際,不定期開展一些培訓活動。我們還在會所里還設立了一個遠程教育點,讓大家都有一個學習外界先進知識的機會。”他還說,村里有錢了,精神上得到了娛樂,大家都希望村里的生態環境也能搞得更好。尚在進行中的舊村改造就是建設生態新農村主要的舉措。將原來村東邊的老房子拆除,改建果園,并增加村里綠化面積。同時,讓一部分拆遷村民住進新建的鄉村別墅,另一部分住進小高層。
寧波站村建設生態新農村,除了規劃中增加大批的綠化帶,村民家里擺放大量盆栽也成為一大特色。村黨支部書記王恒良家是村里綠化最多的一戶。滿園的花草中,一顆栽培了13年之多的仙人掌足足有3米多高,使許多來村里參觀的游客都嘆為驚止。除了不斷添置,王恒良在還將家里許多盆栽贈送給村民。
環境的優美,生活的富裕,寧波站村的人是幸福的。找到村經濟發展的亮點,不斷加以開發,寧波站村做到了這一點。現在該村在趕超小康生活水平的同時,正在向共同富裕邁進。
(盧江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