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慈溪記者站盧萌卿趙科)慈溪市宗漢街道周塘西村的村民近段時間覺得神清氣爽,原因是位于該村的54家小熔煉企業已全部關停。連日來,慈溪市各地掀起了環境整治的高潮,紛紛實行生產、生活污染的集中整治,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出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為貫徹落實這一精神,慈溪市一方面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圍繞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污染突出問題,開展百日環境污染整治行動;另一方面加大環保基礎設施投入,探索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切實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該市還編制了規劃,提出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與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循環經濟管理體制和比較健全的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評價考核等支撐體系,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先導,傳統工業、廢舊物資回收產業、都市型創匯農業等為主體的慈溪特色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全市萬元GDP能耗、水耗、土地產出等循環經濟主要指標居于全省前列。
嚴厲整治危害群眾健康的污染源。該市廢塑料加工行業中部分企業偷偷使用鹽鹵水,影響了河道及土壤環境。行業相對較為集中的橋頭鎮制訂出禁止使用鹽鹵水、挖掘多格回用池等6條整改標準,規定所有企業必須符合標準,如不整改或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將依法取締。現該鎮共取締廢塑料加工戶327家,驗收合格625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建立防污治污的長效機制。該市啟動實施71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努力探索具有慈溪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防止污染打下基礎。該市長河鎮滄北、大牌頭兩村目前正在進行單戶生活污水生態化處理,村里還建起了沼氣集中處理站,實行市場化運作,帶來了可觀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該市還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組建了3000多人的環保志愿者隊伍,對環境污染實行常年監督。
據了解,該市還把187個需要整治和建設的環保項目按照輕重緩急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分解落實到各鎮(街道),并公布舉報監督熱線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