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吉晶周武軍袁信祿
圖為寧海橋頭胡街道店前村村民開心地用上了清潔的自來水。 (周建平攝)
蔣思刁是寧海胡陳鄉梅山村兩名保潔員之一。昨天早上,他和平常一樣,帶上掃帚,推著垃圾車,開始了保潔工作。如今,寧海多數村都配備了保潔員,這600多名農村保潔員的工資由鎮、村支付,按月發放。
近年來,寧海先后投入1600多萬元構建城鄉保潔網, “村收集、鎮中轉、縣處理”的垃圾收集清運網絡現已基本形成,全縣有370個行政村實行垃圾集中收集,占行政村總數的93%。走進胡陳鄉梅山等村,村內的大小道路、公共廁所都很干凈,綠化帶修剪得整整齊齊。“村莊干凈、漂亮了,大家的心情也很舒暢。”聯勝村黨支部書記朱從滿高興地說。
和朱書記一樣感到高興的,還有橋頭胡街道自來水廠廠長賴偉春。去年10月,橋頭胡街道啟動城區供水聯網工程,以徹底解決讓當地村民揪心了幾十年的喝水難題。到目前為止,店前王、漲家溪、汶溪周等15個村已全面實現并網,村民喝上了優質水庫水。在屠家和西呂村,施工人員正在抓緊鋪設水管。賴廠長說,春節之前,剩下的6個村也能實現通水。
到那時,全街道2.2萬多人以及121家單位將告別喝咸水、喝水難的歷史。 “當了7年廠長,這個春節可以過得安心點了。”他說。
建設城鄉一體的“水網”是寧海縣實施的政府頭號民生工程。目前寧海已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相繼建成了一批水源和供水工程,城鄉一體的供水網絡也基本成形。據介紹,到2009年大水網全線完工后,寧海58萬群眾的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可確保30年無憂。
近年來,該縣以構筑水網、保潔網、交通網、就業網、保障網為載體,加大扶持力度,改變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現狀,以城鄉統籌帶動城鄉和諧。除“水網”、 “保潔網”外,“交通網”建設已完成農村康莊工程和縣道“砂改油”工程,城區公交向農村延伸。同時,寧海加快編織“就業網”,構筑“保障網”,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6%,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