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今日滬指開盤報5269.80點,最高5271.81點,最低5211.05點,午盤收報5239.01點,下跌33.81點,跌幅0.64%,成交886.33億元;深成指開盤17873.20點,最高17873.20點,最低17626.50點,午盤收報17765.73點,下跌90.41點,跌幅0.51%,成交金額455.39億元
盤面:
滬A上漲:564平盤:64下跌:218
滬B上漲:29平盤:3下跌:22
深A上漲:466平盤:73下跌:138
深B上漲:28平盤:4下跌:23
大盤方面:
早市大盤再度回落整理,權重股的回調動力繼續釋放。在金融板塊的帶領下,滬綜指再次全速下探,一度下探至5211.05點,逼近5200點關口。而造紙印刷、化工化纖、教育傳媒、農業、商業連鎖等板塊繼續制造輪動盈利效應,場內“八二現象”明顯。
板塊個股:
今日受美股昨夜暴跌影響,銀行、地產、鋼鐵等大盤藍籌權重股出現深幅調整,大大拖累了指數。中國平安(99.68,-3.31,-3.21%,股票吧)跌破百元大關,招商銀行(37.22,-1.58,-4.07%,股票吧)、建設銀行等連續下跌,但中國石油(30.47,-0.11,-0.36%,股票吧)受油價破百消息刺激頑強翻紅,使得指數并不至于過于難看。
盤中近期熱點板塊仍持續活躍,全聚德(71.42,6.49,10.00%,股票吧)繼續漲停,綠大地、出版傳媒、金風科技(144.10,13.10,10.00%,股票吧)等新股也漲幅靠前。個股仍漲多跌少。漲幅靠前的板塊是造紙印刷、教育傳媒、化工化纖、農業龍頭、數字電視等。
今日有報道稱,電力企業可能第三次提交漲電價申請。受次消息刺激,今日電力股有所表現。桂冠電力(13.15,1.20,10.04%,股票吧)(600236)和通寶能源(13.95,1.27,10.02%,股票吧)漲停,汕電力漲幅超過7%,京能熱電(18.94,1.17,6.58%,股票吧)漲幅超6%。
后市建議:
匯陽投資:我們注意到上證綜指在60天均線處仍然有較大壓力,短期還需振蕩后方可上行。但是個股的可操作性卻是達到很高水平。在這樣的振蕩市選擇熱點品種進行短線波段操作無疑是明智之舉。
證券市場要聞及簡評
新華網:國際原油期價首次突破100美元大關
受到投資者擔心原油供應緊張以及美元貶值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日在歷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
簡評:在需求、庫存、地緣政治等諸多因素合力作用下,NYMEX原油期貨價格沖刺100美元大關。人們不禁會問:第四次石油危機是否將要來臨,世界經濟會走向衰退嗎?
上海證券報:年增263%基金最新規模接近3.2萬億
2007年,中國基金業實現了令人瞠目的規模增長。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58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資產凈值(不包括QDII基金)達31997.4億元,較2006年底同比增長263.88%;基金份額達21252.35億份,較2006年底同比增長235.54%。
簡評:2007年末,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資產凈值為22205.12億元,較2006年底增加了17126.49億元,同比增幅為337.23%。若加上資產管理規模達2362.74億元的封閉式基金,股票型基金的資產凈值總規模達24567.78億元,占證券投資基金資產規模的77%。
上海證券報:券商高管任職資格審核權下放
日前,證監會發布有關決定,授權各證監局對本轄區證券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監事會主席、經理層人員的任職資格申請,依法進行核準。這是繼券商董事、監事、分支機構審核權“下放”證監局基礎上,證監會機構監管行政審核權放開邁出的重要一步。
簡評:在此次進一步下放券商相關人員任職資格審核權后,還將考慮下放一些券商開展相關業務的審核權。有跡象表明,集合理財等比較成型的業務,有望在今后實現審核權的下放。與此同時,證監會還將推進對各派出機構監管的客觀評價工作。
上海證券報:基金仍為投資者未來首要投資品種
中國證券業協會開展的“基金投資者情況調查”結果日前出爐。調查顯示,盡管2008年宏觀政策變數加大,但基金投資者對未來基金市場仍然看好。同時,基金投資短期行為的特征依然明顯,投資者教育任重道遠。
簡評:根據問卷調查,有51%的個人基金投資者認為影響2007年下半年市場行情最重要的因素是政策性宏觀調控,有22%的人擔心股指期貨推出會影響市場行情。部分個人基金投資者也認為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對市場行情影響比較重要。總體來說個人基金投資者認為宏觀政策是影響未來行情的最主要因素。
21世紀經濟報道:監管層相關人士:備兌權證有望在今年內推出
2007年,上證所權證業務盡管獲得了近5萬億元交易額,但不到10家的權證數額使該項業務仍舊處于邊緣地位,由于股改進入尾聲,股改權證將逐漸消失,備兌權證成為滬市權證市場擴容的不二選擇。
簡評:由于交易制度原因,目前國內權證交易還存在不理性現象,推出備兌權證后,如配以合理的做市商交易機制,則權證市場將變得更合理有序,投資者可從權證中尋得更多獲利或避險機會。
證券日報:上市公司泄漏或傳聞致股價異動須立即公布業績
滬深交易所昨日分別下發相關通知,對兩市(包括深市中小板,下同)上市公司2007年年報披露工作做出具體要求。根據此最新規定,上市公司年報中要列報會計調整后的上年同期利潤表、利潤差異調節表,并披露高管人員違規買賣公司股票的有關情況等。
簡評:通知稱,兩市所有上市公司均應于2008年4月30日前完成本次年報的披露工作,上證所、深交所每日分別最多安排45家、25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