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消息(記者凌錢)在寧波象山,有一家張德和博物館,里面陳列了近年來象山民間竹根雕藝術家所雕刻的竹根作品,惟妙惟肖的各種竹根雕作品不禁讓人驚嘆中國民間藝術的神奇,其中展示的《茅屋•秋風》在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評選活動中獲得了中國民間文藝(民間工藝美術)山花獎。
山花獎作品《茅屋•秋風》
造型各異的竹根雕作品
在張德和博物館,張德和告訴記者:“我從78年開始搞竹根雕創造,以前是做傳統的工藝品,如今從事專門的藝術創作。這博物館里陳列的都是我們近年來的作品。”隨后,他把我們引入博物館,讓我們一覽了凝結著他們智慧結晶的作品。
象山竹根雕只是象山縣打造精品文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象山縣努力加強文化精品的創作。2007年大力開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更是讓被歷史湮沒的傳統文化明間藝術重新回歸到人們的視線當中。石浦的漁燈舞、馬燈舞分別列入市級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一度沉寂的爵溪漁鼓經過四次改版后改名為《象山漁鼓》成為象山縣一張響亮的文化精品名片,不僅奪得了全省廣場舞蹈“群星獎”第一名,還代表浙江省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全國廣場舞蹈“群星獎”比賽,最后榮獲全國“群星獎”表演獎。而在慈溪舉行的浙江省曲藝新作大賽暨全國群星獎選拔賽中,象山唱新聞《陳老大的心事》榮獲在創作金獎和表演金獎,小唱《三月三、趕小海》榮獲創作銀獎、表演銀獎。此外,竹根雕、農民畫頻頻在全國獲獎,謝才華的大幅剪紙送入京城慶奧運,楊國潘在寧波市美術館舉辦個人速寫展……各類文化精品依托象山縣豐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逐步進入國內國際市場,也提高了象山縣的對外影響力和美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