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果飲 藍莓汁 桑果汁
名揚天下的“寧波紅”紅酒
美麗的西江古村
美麗的西江古村
中國寧波網消息(記者朱慧慧、朱希真)走進寧波鄞州區下應街道灣底村,“學習貫徹十七大科學發展看寧波“—寧波10家網絡媒體聯合采訪團成員紛紛感慨眼前所看見的景象,一邊是古樸幽靜的老村落,一邊是整齊漂亮的新莊園,而村子兩邊則是大片的果桑林和果汁果酒生產廠房。一個曾被稱為“五一爛眼”的窮村究竟是怎樣發展成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市、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首屆浙江魅力新農村……,灣底村黨總支書記吳祖楣為記者們一一揭開了謎底。
邁出三大步成就新灣底
灣底村屬于下應街道,它原是個普普通通的平原村莊!盀车,灣底,就是灣來灣去灣到底的地方”黨總支書記吳祖楣戲說到。但事實上在以前,灣底各村之間要么是又窄又彎的泥路,要么就是彎彎曲曲的河流相隔,交通極為不便。以田為生的灣底村人生活窮得叮當響。
工業是全村經濟發展的起點。從1982年的2家企業、銷售20萬元、利潤4萬元起步,灣底先后創辦起天工公司、巨星公司等7家企業,組建了天工實業有限公司,并相繼在土耳其伊始坦布爾、德國亞琛市開辦企業、設立辦事處。全村工業產品發展到20大類、100多個品種,其中95%以上產品遠銷國外。
以工哺農、發展農業產業化使得灣底村工農齊頭并進,帶動了農民增收。1998年,灣底引進“大十”果桑,從此邁開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子。在擴大果桑種植面積的同時,村里的眼光轉向農業產業鏈的延伸。2001年,灣底村分兩期投資8000萬元建造起果桑深度加工的農業龍頭企業—寧波天宮莊園果汁果酒有限公司。企業年加工果汁、果酒11000噸,帶動2500多戶農戶發展果桑種植并得到了實惠。目前酒廠果桑基地面積達到17000畝,規模居全國首位。種植范圍由村內擴展到村外、區外,并扶持安徽郎溪縣、省內上虞、奉化、余姚等地發展果桑種植。
開發農業旅游是灣底發展邁出的第三大步。桑園、牡丹園、梨園,現代化的鋼架大棚,盡現了灣底村植物園般的迷人風光。2004年,灣底村舉辦首屆桑果節,從而走上了一條農業和旅游業有機結合的路子。至今,灣底村已成功舉辦三屆桑果節,“快樂農莊、紫色誘惑”--桑果采摘游名氣漸響,尤其是2006年“五一”節更是吸引了幾萬人次有城鎮居民前來體驗現代農村生活,并直接帶動今年的桑果節實放旅游收入179萬元,為前兩屆之和的3倍。灣底村因而成為全區首家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并被評為浙江省三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浙江省農家樂特色示范村。
根據規劃,灣底村天宮莊園旅游區面積1200畝,分五個功能區,突出蠶桑文化、紅酒文化、鄉村民俗文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特色,是集農林觀光、科普教育、鄉村體驗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都市里的村莊”。目前,旅游區小橋人家,鳥語花香,傳統鄉村景象與現代化新農村風貌交相輝映,并已建成15個參觀點、三條旅游線。
抓生態建設創和諧村落
進入灣底村,就能看見矗立在天工路旁的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鮮紅的4個大字“人民第一”。在灣底村的道路兩旁和社區里,目前共置放了100多塊石頭,每塊石頭上都鐫刻著以行為準則為主要內容的名言警句,特殊的“石頭文化”,成為村民文明生活最樸實的教材。村黨總支確實做到了把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創建和諧文明的社會。
灣底村黨總支書記吳祖楣接受采訪時說,和諧村落首先要讓村民有富裕的生活。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讓村民率先住上規劃科學的新村,這是灣底村黨總支提出的“人民第一、創業萬歲”口號的具體實踐。就是在這一理念引導下,灣底村黨總支與黨員干部“約法三章”:分配上先公后私;勤學實干;遵紀守法。全村150名黨員干部成為群眾的表率,經濟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他們樹起正氣,壓倒邪氣,全村各項工作年年有進步,事業年年有發展。
2000年,灣底村開始創建農業農村現代工業化示范村,村里從環境建設入手,開展了道路建設、河流整治和村莊綠化美化。2001年6月,按照“保持近郊農村傳統風貌和生活習俗,改善居住空間景觀和環境質量,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居住環境”的規劃目標,村里委托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進一步完善村莊總體規劃和新村建設規劃,并著手開展舊村改造、新村建設。目前新村建設已完成總投資1.6億元,分四期建立起居住舒適、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的農民小康住宅。400戶村民住進了農村新社區,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村美、戶富、班子強。如今的灣底人85%的勞動力紛紛進入村辦企業,2006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村級集體可用資金10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按“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要求,灣底人走在建設社會新農村大道上豪情滿腔,意氣風發。
以前的結婚證
美麗的西江古村
美麗的西江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