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記者朱軍備)鄞州區咸祥鎮72歲的朱大爺和他的老伴,去年繳納了2.8萬元養老保險費,現在每月能領取800元的養老金,日常生活開支有了現錢。像朱大爺一樣的農民,在我市農村已十分普遍。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探索,目前,我市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保障水平處于全省乃至全國領先水平。
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使我市有近百萬農民土地被征。為保障這一特殊人群安居樂業,我市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讓被征地農民盡快融入城市。2002年11月,在全國率先推出了《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試行辦法》,并連續兩年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至今,全市已有132個鎮(街道)實施了這一政策,覆蓋到1872個村,被征地農民累計參保人數已達51.68萬人,加上16.6余萬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全市已有68.28萬名農民實現了“老有所養”的愿望,其中32.69萬人已按月領起了養老金,月平均待遇為370元。同時,為使被征地農民盡快實行轉崗轉業,我市推出了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等政策和公益性崗位,讓他們享受與城鎮失業職工同等的待遇。令人高興的是,去年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標志著農村養老保障向全覆蓋邁進,今后年滿18周歲的寧波農民都可以參保,男50周歲、女40周歲以上的中老年農民成為重點參保對象。
為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勢頭,減輕農民就醫的經濟負擔,我市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據統計,全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有370萬人,參加率達96.6%,人均籌資額達到130元,住院有效費用補償率達到35%,農村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農民健康體檢率達到78.3%。其中,人均籌資標準和住院補償率兩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以縣為單位進行大病統籌,以家庭為單位參加。同時,我市建設醫療救助體系,市、縣兩級財政對全市農村低保對象、五保供養農民和重點優撫對象等困難人員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補助;對經濟欠發達鄉鎮和其他貧困村按實際參加人數給予50%的補助;對大病嚴重影響生活的給予救助。各地還不斷創新制度,全市有9個縣(市)區和大榭開發區推出門診報銷制度:參加合作醫療人員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可享受門診有效醫療費用10%至20%的減免。
對于低收入農民的扶持,一方面完善和鞏固農村低保制度,至去年年底共扶持農村低保對象4.4萬多戶近6萬人,月人均補差108元,超過全國城市每月人平均補差水平,并做到“應保盡保”,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94.6%。另一方面,采取區域性扶持,對16個欠發達鄉鎮、三個片區的206個村予以重點扶持,鼓勵和幫助高山、海島及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的農民遷移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