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2月14日晚間,繼信產部公布“手機國內漫游費調整”最終結果并做解答后,國家發改委也對該次調整公布了看法。國家發改委稱,與現在的漫游通話費相比,調整后對不同用戶的主被叫降幅最高者為71%,最低者為0%。另外,國家發改委解釋了這個方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降幅從71%到0%不等
國家發改委的解釋與信產部的解釋有不少類同之處,但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國家發改委進一步解釋了這個方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并且,與現行資費相比到底下降了多少。
關于降幅,國家發改委稱,新標準計算,漫游狀態下的服務收費,由現行的主被叫長途通話預付費用戶每分鐘1.4元、后付費1.2元,本地通話預付費0.8元、后付費0.6元,主叫統一降為每分鐘0.6元,降低幅度分別為57%、50%、25%和0%;被叫統一降為每分鐘0.4元,降低幅度分別為71%、67%、50%和33%。
有業內人士指出,也就是說,預付費用戶漫游被叫降幅最大,后付費用戶漫游狀態下撥叫本地資費沒有變化,仍為0.6元/分鐘;另外,調整后,絕大多數情況下都降幅可觀。
主叫標準安排低一些的原因
對于新方案是怎么算出來的,國家發改委也進一步做了解釋,并稱,最終確定的方案有兩個特點:
第一,合并了本地和長途通話費。以后付費用戶為例,新標準的考慮是,在取消0.2元漫游費前提下,以本地通話費主叫每分鐘0.4元、被叫不收費為基礎,將長途通話費按50%左右、平均0.3元計算,把上限標準確定為主叫0.6元,被叫0.4元。
第二,合并了后付費和預付費用戶的上限標準。現行預付費用戶通話費標準每分鐘比后付費用戶高0.2元。調整后,不再區分后付費和預付費用戶,實行統一的收費標準。
業內一直關注與聽證會時的“方案二”相比,最終出臺的方案實際上降低了主叫資費,增加了被叫資費,國家發改委特意解釋了把主叫收費標準安排低一些的原因,主要是考慮解決部分消費者主叫通話費不高于現行同城特例收費0.6元的需要。 (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