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經戰禍的科索沃在宣布獨立之后的第二天,美國和歐洲幾個大國紛紛予以承認,而以俄羅斯為代表的若干國家則表示堅決反對。毫無疑問,科索沃獨立問題的背后隱藏著大國博弈的爭鋒,也使中國外交面臨考驗,因為科索沃的先例將使臺獨分子找到一個例證,似乎增加了一個法理上和實踐上的理由。 傳統的國際法并沒有為科索沃的獨立提供任何法律依據,國際法所承認的民族獨立國家只限于殖民地脫離原宗主國的獨立,而不是從現行國家政體上分裂出去。所以美國政府在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同時指出這一獨立只是一個特例。這個地區進入前南聯盟版圖至今不過幾十年歷史,于臺灣之屬于中國的久遠歷史和同宗同源的文化無法相提并論。的確,科索沃的獨立有其特殊性。這個塞阿兩族雜居其中塞族人口占據90%的地方,由于兩個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差異以及隱藏幕后的大國博弈和陰謀,已經承受了太多的戰火和苦難。到今天,這個地區60%的人失業,37%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對于當地200萬人民而言,亟待保護并需要獲得世界支持的是他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無論對科索沃獨立是持支持或反對的立場,或者還有其他基于各國自身利益的種種考慮,關注科索沃人民的命運并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義的資助,立足于有利科索沃地區人民的生存、穩定和發展作為最大的“道理”壓倒其他利益考量,作為應對科索沃獨立最主要的國家外交政策,體現中國政府的人權理念和人性關懷。 現在,塞爾維亞政府和各黨派一致反對科索沃獨立,科什圖尼察領導的塞爾維亞政府針對科索沃獨立作出的決定是:一旦宣布獨立,“堅決不承認”并可能動用“任何合法方式”阻止,但保證“不動用武力”。 對此,國內許多網民斥之為“沒有脊梁骨”,有人甚至義憤填膺,認為必須采取一切手段,應當毫不猶豫地動用武力。這種情緒看似豪壯,卻有視他人生命如草芥之嫌。一旦戰火重開,受難的還是當地老百姓,而以塞政府目前的力量并不足以迅即平定局勢,只能是陷于曠日持久的戰爭,使人民淹沒在血泊和苦難之中。因此,塞政府的決定,不失為明智之舉。 確立人權優先的理念,尊重別人的權利如同守護自己的權利,善于換位思考,堅持以和為貴,這應當作為中國文化的應有內涵,并成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立于世界的應有形象。 (作者系知名教育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