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記者方益波危瑋)杭州灣跨海大橋將于明天舉行全線貫通儀式,今天在寧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指揮部負責人宣布,該項工程創下了多項世界第一。
據悉,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建成后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公里,是國道主干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2003年11月14日開工,經過43個月的工程建設,計劃于2007年6月26日全橋貫通,于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2008年奧運會前建成通車。
杭州灣氣象復雜多變,臺風、龍卷風、雷暴及突發性小范圍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這里海域寬闊,臺風多、潮差大、流速急,有效工作日少,存在一定施工難度。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金建明介紹說,在這種條件下,大橋建設創造了6項世界或國內第一。
他列舉說,第一,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其長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橋中位居第一;第二,杭州灣跨海大橋地處強腐蝕海洋環境,為確保大橋壽命,在國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設計使用壽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第三,杭州灣跨海大橋50米箱梁"梁上運粱架設"技術,架設運輸重量從900噸提高到1430噸,到目前為止居世界第一,刷新了目前世界上同類技術、同類地形地貌橋梁建設"梁上運粱架設"的新紀錄;第四,杭州灣跨海大橋深海區上部結構采用70米預應力砼箱梁整體預制和海上運架技術,為解決大型砼箱梁早期開裂的工程難題,在國內第一次成功實施了"二次張拉技術",徹底解決了這一工程"頑疾";第五,杭州灣跨海大橋采用整樁螺旋鋼管樁,最大直徑1.6米,單樁最大長度89米,整樁螺旋鋼管樁長度在國內外橋梁鋼管樁中位居第一;第六,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10公里灘涂底下蘊藏著大量的淺層沼氣,對施工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灘涂區的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第一次采用有控制放氣的安全施工工藝,這一施工工藝在世界同類地理條件中尚屬首創。
據金建明說,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自1994年以來,圍繞建設條件、設計與施工方案、結構安全性與耐久性、運行管理等方面,先后開展了138項專題研究。2002年以來,開展了100多場次技術交流活動。截止2006年底,共有3項專利技術、2項部級工法獲得批準,有8項科技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所編制的部分技術規范及規程已納入國家標委會、交通部、鐵道部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等行業的新規范中。還有8項專利技術、3項國家級工法正在申報中。開工以來,獲得了250多項技術革新成果,以九大系列核心技術為代表的自主創新,攻克了在強涌潮海灣建設跨海大橋的技術難題。目前,已有5項關鍵技術科技項目通過了國家鑒定,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