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火抵達達累斯薩拉姆,劉敬民與達市代表展示火種燈(攝影/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 黎晗) |
|
達累斯薩拉姆群眾以獨具非洲風情的舞蹈迎接圣火的到來(攝影/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 黎晗) |
奧運官方網站達累斯薩拉姆4月12日電當地時間晚9點,“圣火號”攜帶著北京奧運會圣火火種抵達境外傳遞第8站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當地時間明天下午2點,本站傳遞將從著名的坦贊鐵路車站出發。
據悉,坦桑尼亞副總統謝因將出席起跑儀式,預計將有上千名當地群眾到現場觀看第一棒火炬手起跑。起點坦贊鐵路車站是中坦兩國人民友好情誼的象征。達累斯薩拉姆是坦贊鐵路的起點,鐵路由此向西綿延1806.5公里,直至贊比亞的新卡皮里姆波希,將東部非洲與南部非洲緊緊聯系在一起。
這條由中國援建的鐵路自1970年10月破土動工,歷時4年多,于1975年6月全線鋪通并投入試運行,1976年正式投入運營。鐵路開通后,為坦桑尼亞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鐵路沿線涌現出不少新興城鎮,成為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這條鐵路已經被整個非洲譽為“自由之路”、“南南合作典范”。將達累斯薩拉姆站圣火傳遞的起點設在坦贊鐵路起點,充分體現了坦桑尼亞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對北京奧運會和奧運圣火的歡迎。
目前,坦桑尼亞原文體部長、現國務部長卡提布(Hon.Muhammed Seif Khatib)已經被確認為第一棒火炬手。卡提布1951年出生,是坦國著名作家和詩人,曾經是該國“Mzalendo”報紙文化教育專欄記者。在談到成為火炬手的感想時,卡提布說,作為國務部長和曾經的文體部長,自己有義務不僅在祖國更要在整個非洲宣傳奧林匹克精神,“這就是我申請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達累斯薩拉姆站火炬手的原因”,卡提布說。
最后一名火炬手將由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安娜·提巴吉卡(Prof.Anna Tibaijuka)擔任。安娜·提巴吉卡一直致力于推動世界水資源、衛生和貧民問題的解決,并協助非盟建立關于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級會議機制。作為教授,她在農業和食品政策方面也有數部著作。目前,安娜·提巴吉卡是聯合國在非洲大陸級別最高的官員。
該站火炬接力的終點——“坦桑尼亞國家體育場”是傳遞路線上有一個中坦友誼的象征。坦桑尼亞國家體育場位于達累斯薩拉姆市內,是中坦兩國政府共同出資建設的大型體育場,是自坦贊鐵路之后中國對坦桑尼亞援建的又一重大工程。
明日的火炬接力傳遞將沿該市曼德拉路向東南方向傳遞,火炬傳遞4公里后,向北上塔依法路,最終進入坦桑尼亞國家體育場。傳遞總里程5公里,傳遞時間2小時,在80名火炬手中,有14人來自中國,達累斯薩拉姆市長也將參加傳遞。
據悉,由于傳遞里程有限,每一名火炬手傳遞的距離將在60至70米之內。從第63名火炬手開始,剩余的火炬手將在坦桑尼亞國家體育場內完成傳遞。(黎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