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工程咬定爭創魯班獎的目標不放松,嚴格質量標準,狠抓質量規范,重視精細施工,強化精細管理,開工以來,工程質量持續穩定,沒有發生一起質量等級事故,在浙江省交通廳組織的4次全省質量與造價執法大檢查中名列前茅,在交通部組織的質量大檢查中受到好評。
一、完善管理體系,確保工程質量
1、建章立制、明確程序,是項目管理體系運行的基礎。2002年3月,指揮部率先引入并建立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并制定完善了68項制度、108項工程管理程序和700多張工程統一用表。制定了《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專用施工技術規范》和《杭州灣跨海大橋專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并于2005年經省交通廳批準實施。
2、完善組織,健全體系。實行“二個負責制”:一是工程現場管理實行工程管理處領導下的項目部負責制。根據工程“四控二管一協調”管理職能和建設項目的特點,全橋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投資控制,信息、合同管理以及項目管理工作協調等由工程管理處負責,工程管理處下設綜合部、質量部、安全部和四個項目部,各項目部負責相應合同段的“四控二管一協調”日常工作,其他部門平行負責專業管理工作。二是實行指揮部領導下的駐地辦負責制。全橋共設十三個監理工程師辦公室,分別負責相應施工標段的監理工作。
二、狠抓日常管理,促進工程質量
1、循序漸進,深化企業質保體系建設。質保體系的基礎在于施工企業,質保體系的主體在于作業工人。如何把質量細胞移植到作業工人身上,規范作業行為,促進質保體系的有效運轉,是質保體系建設的重點。指揮部根據工程特點逐年制定質量目標,循序漸進,深化企業質保體系建設。
2、多管齊下,加強施工過程控制。根據施工質量過程性、反復性的特點,指揮部注重發揮各部門、多層次的監管作用,突出對施工過程中的行為和質量檢查,不斷提高質量檢查的深度、廣度和效果。施工單位建立崗前操作交底和培訓制、項目部總工現場巡查制,執行了質檢人員工藝檢查否決制,并對各班組實行了操作標準水平檢查制度,有些標段還實行了單元工程操作標準和單元實體質量獎罰制度。監理工程師隨身攜帶工藝操作要領“傻瓜表”,跟班旁站,嚴防死守,確保每條作業船只、每個施工作業點處于監控之下。指揮部實行了總工例會制度,每月組織各施工、監理單位總工或技術主管巡視施工現場,研討工程技術和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利用全橋技術資源優勢,解決了各類技術和質量問題。工程管理處各項目部堅持日常巡查或跟蹤每天不少于一次,對重要工序、關鍵部位等的施工進行跟班督查。質量部推行了“三查”制度,即每周重點查、每月專項查、每季全面查,加大對施工現場的檢查頻率,及時掌握質量信息,不斷完善管理手段。
3、堅持高標準,嚴肅處理違規行為和質量事故。本著百年工程不留遺憾的高度責任感,嚴格標準,嚴肅查處各類違規施工行為和發現的質量事故。2005年4月,在檢查中發現一海中承臺混凝土表面存在較嚴重的漏漿、麻面等缺陷。后經查實,該承臺表面缺陷是由于施工時船舶走錨碰撞鋼套箱造成鋼套箱滲水引起,且缺陷面積只占承臺表面積的7.6%。為嚴格標準,指揮部頂住壓力對該承臺作出了返工拆除的決定。該施工單位用了兩個作業班組,兩艘作業船舶,共花了45天時間,才完成拆除任務。2005年5月,發現剛拆模的一跨30米現澆箱梁在底板梗肋處、頂板與腹板轉角處存在漏漿、蜂窩等缺陷,指揮部同樣給予拆除重建的嚴肅處理。該施工單位前后用了100天才完成拆除任務。因混凝土表面施工缺陷,在工程中共有7個墩身被指揮部勒令拆除重建。全橋先后處理了現澆砼箱梁、現澆承臺、現澆(預制)墩身等多起返工事件。
三、組織多重檢查,檢測工程質量
1、依托“二個中心”,為大橋工程提供測量控制和試驗檢測技術保障。為加強對測量控制和試驗檢測這兩項基礎技術工作的管理,指揮部建立了測量控制中心和試驗檢測中心。
測量控制中心負責建設、維護大橋施工需要的可持續運行的GPS參考站系統,首級控制網和加密網的復測,負責審查各施工單位的測量控制方案,對重要施工階段和重要施工控制部位的測量進行抽檢,負責全橋貫通測量等。開工以來,測控中心累計完成實體檢測項目852次,合格率100%,審核、批復各類技術文件408份,其中測量方案96份,測量成果報告312份。
試驗檢測中心承擔了由監理負責的所有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驗證和標準試驗,施工過程中按監理抽樣試驗頻率的67%進行抽樣比對試驗,建立完善了承包人自檢,監理抽檢,試驗中心比對的試驗檢測工作三級質量控制體系。試驗檢測中心共完成試驗檢測項目21項128個參數,出具檢測報告16071份,合格率100%。
2、經招標確定了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國家電力公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和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三家專業檢測機構對全橋3550根鉆孔灌注樁進行了無破損超聲檢測,檢測結構全為Ⅰ類樁,并經過了設計單位確認。
3、委托浙江省標準件檢測中心在施工過程中對南北航道橋和海中平臺匝道橋鋼箱梁焊縫進行了共計415米的超聲波探傷和85米的磁粉探傷檢測,檢測結果滿足相關規范和標準要求。
4、經招標確定了長安大學、交通部公路檢測中心對大橋進行荷載試驗。經橋梁動、靜載試驗結果表明,南北航道橋鋼箱梁、現澆混凝土連續梁、預制混凝土梁等橋梁結構,其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5、大橋工程質量由浙江省交通廳質監局主管監督。質監局在日常工程質量監督的基礎上,對大橋工程進行了7次工程質量大檢查,大橋實體工程質量每次名列前茅。在對已完成的大橋主體結構工程交工質量檢測中,大橋各分項工程合格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