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2007年,寧波市對外經濟貿易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開放型經濟發展戰略,主動適應形勢變化,增強應對和創新能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努力提升利用外資水平,繼續加大“走出去”工作力度,全市對外經貿發展呈現又好又快的態勢。
展望2008年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寧波對外經貿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戰略機遇,總體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由于受美國次貸危機、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影響,以及宏觀調控、競爭加劇、資源緊缺等因素制約,寧波對外經貿多年來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將被好字優先、量質齊升的發展所替代,結構效益型取代數量規模型將成為今年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圖2:梅山保稅港區正式批準設立,標志著寧波開始新一輪對外開放,對外經貿工作也進入了新階段。圖為梅山保稅港區規劃效果圖。

圖3:近年來,江南化纖等寧波外貿企業打贏了一個又一個外貿官司,贏得了公平貿易。圖為中銀電池現場審核。 (俞永均攝)

圖4:寧波外商投資企業發展迅速,去年稅收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圖為立立電子公司生產線。 (俞永均攝)
一、對外貿易篇
1.對外貿易高位增長
2007年,寧波對外貿易在連續多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市對外貿易總額突破500億美元,達到565.09億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長33.9%,其中出口382.55億美元,增長33.0%,進口182.53億美元,增長35.8%。當年新增進出口額首次超過100億美元,實現歷史性跨越。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4.6億噸,繼續保持全國大陸沿海港口第2位;集裝箱吞吐量達943萬標箱,居全國大陸沿海港口第4位。
2.作用地位持續提升
進出口貿易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全市外貿依存度達到122.7%,出口依存度達到83.1%,比2006年提高約6個和3個百分點。我市外貿結構競爭力居全國各城市第一位。
寧波在全國的外貿地位繼續上升。在全國36個省、市、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市中,我市進出口規模居第11位;出口規模居第9位,進口規模居第11位,分別提高了1位和2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我市的進出口規模居第3位。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我市的進出口、出口和進口規模均居第2位,增幅均居首位。我市出口規模首次超過天津、廣州,進口規模超過青島、大連。
3.進口出口協調發展
2007年,全市進口增長35.8%,進口增幅創近年新高,近三年來首次超過出口增幅,高出近3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口增幅尤為明顯,全年進口108.9億美元,增長42.5%。出口產品技術含量繼續提高。
4.商品結構加快優化
全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62.8億美元,增長42.0%,占比16.4%,提高1.1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220.3億美元,增長41.4%,占比57.6%,提高3.5個百分點。進口商品中資源性產品和先進設備進口大幅增長,增幅分別達到36.3%和92.8%,占全市進口比重50.5%,提高5.4個百分點。全市出口上億美元的商品達67個,增加15個,其中,液晶顯示板和船舶出口均增長一倍以上。進口上億美元的商品達31個,增加7個。
5.市場結構明顯改善
2007年,直接與寧波市開展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216個,其中歐盟、美國和日本為前三大市場,合計占比47.6%,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港臺地區和其他新興市場增速快于發達國家傳統市場。對香港、臺灣地區進出口分別增長91.6%和80.0%;對巴西、印尼、俄羅斯、阿聯酋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72.2%、69.8%、41.8%和25.7%;對拉丁美洲出口及進口分別增長36.5%和64.9%,增幅均居各洲首位;對非洲市場出口增長30.0%。
6.外貿隊伍發展壯大
全市新增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企業1999家,累計達8884家;新增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備案227家,累計達648家。目前,全市有進出口經營資格企業(含三資企業)上萬家,有進出口實績企業近8000家,約占獲權企業總數的80%。全市年進出口額超億美元企業達70余家,其中超5億美元的11家,增加1家,超10億美元的2家,分別是寧波奇美電子有限公司和中基寧波對外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我市各種性質外貿企業進出口規模和比重依次為:國有企業進出口83.6億美元,占比14.8%;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56.0億美元,占比45.3%;其他企業進出口225.5億美元,占比39.9%。內資企業中,流通性外貿公司年進出口196.2億美元,占比34.7%,其中出口147.8億美元,占比38.6%。
7.品牌戰略不斷推進
到2007年年底,全市擁有“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20個, “浙江省出口名牌”12個。全市521家企業在境外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4973件涉外商標,其中2007年新增156家企業,歷年累計注冊商標(包括境內外)38916件。全市共有10個品牌入選“2007年中國機電商會推薦出口品牌”,占總數的五分之一,數量居全國各城市之首。
二、利用外資篇
1.利用外資穩中有進
2007年,來自57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我市投資854個項目,總投資81.20億美元,合同外資45.0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05億美元,合同外資和實際外資分別增長1.7%和3.1%。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11.7%。發達國家外商投資項目占比呈下降趨勢,美國和日本等重點投資來源地實際外資分別下降14.2%和45.9%。外資在規模保持適度增長的基礎上,項目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2.服務業引資拓展領域
全市新批第三產業項目231個,合同外資10.5億美元,實際外資4.4億美元,增長7.7%。服務業投資從貿易、物流和房地產業向保險和擔保等金融領域拓展。其中電力、燃氣、水的生產業,房地產業,研究與試驗發展業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增長119%、121%和306%。新批研發項目32個,增加4倍。外資金融機構紛紛落戶寧波。恒生銀行開設分行,渣打銀行開設代表處,匯豐銀行、東亞銀行、新加坡華僑銀行等籌備設立分支機構。全市新批現代服務業外資項目中,外方首期資金到位的項目有40個,占項目數的17.3%。
3.增資擴股業績良好
2007年,全市增資擴股項目518個,投資總額增加32.16億美元,合同外資增加16.09億美元,分別占全市總數的60.7%、39.6%和35.8%。寧波奇美電子有限公司投資總額增至5.4億美元,增資3.6億美元,是我市近年來引進的最大投資規模的外資項目。
4.單體項目規模擴大
全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投資總額和合同外資平均規模達到951萬美元和527萬美元,分別增長21.9%和19.8%。新批(含增資)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272個,投資總額70億美元,合同外資37.6億美元,分別占全市總數的31.9%、86.3%和83.6%?偼顿Y1億美元(含增資)以上特大項目2個。
5.大型公司投資增多
2007年,全市新批世界500強公司投資項目5個。其中包括阿克蘇諾貝爾投資9500萬美元興建化工項目,約翰迪爾投資7945萬美元并購奔野拖拉機項目,庫柏投資1623萬美元并購耐吉科技項目,韓國SK NETWORKS與振邦化纖合資建立化纖生產項目等。
6.并購投資積極推進
全市新批并購項目46個,總投資3.9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1.5億美元。其中,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7個,投資總額24305萬美元,分別占并購項目數的15.2%和62.6%。并購項目單體平均投資總額844萬美元,增長55.7%。
三、開發區篇
1.外資集聚日益增強
2007年,全市各級開發區新批外商投資項目321個。合同利用外資25.2億美元,實到外資16.6億美元,外資總量基本與上年持平,分別占同期全市總量的56.0%和66.3%。新批外資項目投資密度有顯著提高,尤其是高新區投資密度從每畝45萬美元增到1000萬美元。
2.選商選資成效顯著
全年各級開發區新批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大項目114個,合同外資達到14.9億美元,項目數和合同外資數分別占總數的35.5%和59.1%。 “以民引外”和“以外引外”完成合同外資15.7億美元,實到外資7.2億美元,分別占總量的62.3%和43.4%。新批服務業外資項目79個,引進500強或行業龍頭企業13家,增加8家。
3.工業經濟加速發展
全年各級開發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970.6億元,增長42.9%,占全市總量的31.2%;完成工業增加值591億元,增長41.5%,占全市總量的44.8%。各級開發區財政收入達到175.1億元,其中稅收收入145.8億元,分別增長36.9%和30.9%,財政收入占全市總量的1/4。
4.科技創新水平提高
全年開發區各類企業技改投入130.6億元,增長25.6%;完成高新技術產值1190億元,增長37.9%,占工業總產值的40.1%;平均產業集聚度達到74.9%。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301家,增加137家,新設市級以上研發機構超過60家。
5.集約用地態勢良好
各級開發區當年新投入基礎設施資金198.3億元,增長111%,新增開發土地面積11平方公里。當年新批外資項目平均土地容積率達到1.1。工業產值產出率達到每平方公里17.9億元,稅收收入的產出率達到每平方公里0.88億元,分別提高27%和16.3%。
四、對外經濟合作篇
1.外經合作發展迅速
2007年,全市國際經濟合作發展迅速, “走出去”效應逐漸顯現。全市對外承包勞務合作營業額11.5億美元,增長18.6%;外派勞務1138人,期末在外勞務4235人。新批境外企業和機構118家;項目總投資15501萬美元,中方投資14613萬美元,分別增長163%和188%。至2007年年底,我市已在73個國家和地區設立768家境外企業和機構,中方投資3.39億美元,成為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在境外設立企業最多的城市。
2.境外投資質量提高
2007年,全市新批境外經貿辦事處46家,貿易性企業44家,境外加工貿易企業14家,工程公司4家,生產性企業3家,其他7家。境外投資大項目增多,1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數17個,增加6個,大項目投資額占比近87%。
3.境外投資分布更廣
2007年我市118個境外投資項目分布于4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50個,增加9個,中方投資9913.2萬美元,占比67.8%;非洲12個,增加7個,中方投資1560萬美元,占比10.7%;歐洲32個,增加7個,中方投資1518.5萬美元,占比10.4%;大洋洲7個,增加2個,中方投資318.1萬美元,占比2.2%;美洲17個,減少15個,中方投資1303萬美元,占比8.9%。
4.境外工程不斷拓展
全市具有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的企業達到44家。境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總額超過3.5億美元,其中,華豐公司承接的利比亞住房項目合同金額達33億元,成為同期浙江省單體合同金額最大的項目。
5.援外工程進展順利
我市首個援外工程項目———瓦努阿圖辦公樓項目被商務部評為優良工程。密克羅尼西亞州政府辦公大樓項目進展順利,貝寧中國經濟貿易發展中心正式開工。我市還舉辦了發展中國家港口管理研修班,來自24個國家的學員參加了培訓班,實現了我市承接國家援外培訓項目零的突破。
6.實業投資顯著增長
2007年,全市在境外實業總投資達2192萬美元,增長23.3%。我市首個國家級境外合作區項目———墨西哥中國(寧波)吉利工業經濟貿易合作區成功中標,標志著我市“走出去”工作實現新的突破。雅戈爾投資1.2億美元并購新馬服飾,成為中國服裝業規模最大的一筆對外投資。
7.境外資源開發見效
我市企業已在多個國家建立資源開發基地,獲得了加蓬、剛果(金)、阿根廷等國礦產資源開采權,啟動了巴布亞新幾內亞森林開采項目。
五、公共服務篇
1.優化公共管理
重視對外經貿前瞻性問題研究,完成了進口貿易、服務外包、現代服務業利用外資等重大外經貿課題的研究,健全對相關形勢和政策變化的快速反應機制。
2.完善公共政策
加大了對進口貿易、出口創牌、引進優質外資和“走出去”工作支持力度。
3.加強公共信息服務
在寧波日報開辟了“開放型經濟專題報道”,走進寧波電臺“陽光熱線”和中國寧波網“對話”欄目,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開展全市外經貿企業基本情況普查工作,開通了外經貿信息服務平臺。
4.擴大公共培訓
全市深入開展“進口啟蒙行動”,舉辦了4期進口實務培訓班,各地共培訓3000人次,建立了16個進口貿易實習基地并指導基地企業開展工作。
5.搭建公共展臺
完成了國展中心建設主體重組工作,新國投公司注冊資本達18億元,大大增強了國展中心開發主體實力。成功舉辦第九屆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和第六屆中國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我市企業參與的各類境外展(博)會全年累計達120個,參展攤位1830個,參展人數超過3200人次。寧波連續九年成為全國出境參展規模最大的城市。
6.維護公共秩序
加強外經貿法律法規工作, “法律進外經貿機關”和“法律進外經貿企業”活動取得積極進展。
7.整合公共評價
整合外經貿評獎資源,開展了全市對外經貿企業年度大獎評選活動,激發廣大外經貿企業開拓進取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動力。
8.健全公共機構
改選了市外經貿企業協會和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成立了市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聯合會,組建了市外貿服務中心等。我市外經貿公共服務機構不斷完善,外經貿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有效促進了全市外經貿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