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日已同意日本將囤積的150萬噸進口的美國高級大米注入國際市場,以抑制國際米價漲勢,全球米價在月內有望跌一半。但芝加哥期貨市場本周一糙米期貨漲跌互現,美國國內現貨價格以及國際大米價格繼續上漲,這說明市場仍擔憂全球大米供應緊張。
日每年進口大量美國米
根據世貿組織規定,日本每年必須從國外進口約77萬噸稻米,其中半數進口米來自美國,其余主要來自泰國和越南。如果要把這些庫存米賣到國外市場,日本必須先征求進口國同意。由于日本是稻米自足的國家,為保護其國內稻農,日本都把這些進口稻米存放不用,等到質量惡化,才賣入日本市場當牲畜飼料。不過,近期全球糧食價格急漲,美日終于將這一個隱藏庫存解封。
期米價上周大跌14%
專家指出,日本當局的行動將可暫時沖淡人們對“全球大米短缺”的恐慌,米價在上周已經累積下跌超過14%。
全球發展中心表示,相信困擾全球多個月的糧食危機可暫時得到解決。該中心指出,大米價格在本月尾將會跌一半。但一些商人警告,緬甸的風災、印度和越南的出口限制都可能會令大米價格繼續上升。
市場仍擔憂大米供應
本周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糙米市場收盤互有漲跌,整體呈現近強遠弱格局,F貨市場價格上漲,需求提高,這支持了近期合約。
分析師指出,即使上周糙米市場大幅下挫,但是空盤量依然很穩定。當大盤跌破20美元時,吸引了更多多頭入市。
分析師稱,雖然緬甸水稻生產因近期颶風遭受嚴重破壞,但是這尚未得到市場的完全消化。
周二,美國糙米市場的日漲跌幅限制將從75美分恢復到50美分。此外,越南到2010年可能減少大米出口,確保糧食安全。(本報綜合消息)
新聞背景
“被逼”進口只儲不售
日本1955年9月加入關貿總協定(世貿組織前身),1994年簽署烏拉圭農業協定,根據協議,日本必須開放大米市場,每年設定最低進口額,并逐年增加進口數量。但日本政府非常重視糧食的自給自足率,所以進口大米多數作為糧食儲備或海外援助,少數進入國內市場的,主要出售給飼養業、食品加工廠或大型飯店、食堂做米飯類加工食品用。
日本的龐大稻米盈余暴露出世界大米市場,因為重重的貿易限制,已經造成了嚴重的供求不均及浪費現象。
歐盟農業部長:
應采取措施穩定糧價
【據新華社布魯塞爾5月19日電】(記者尚 軍)歐盟成員國農業部長19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一致認為歐盟在當前國際糧食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應采取措施穩定糧價。
歐盟委員會負責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委員瑪麗安·菲舍爾·伯爾說,為應對高糧價,歐盟應當在環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內盡可能提高農作物產量。
主持會議的歐盟輪值主席國斯洛文尼亞農業、林業和食品部長伊茲托克·亞爾茨說,歐盟應當采取措施穩定市場,他還表示對歐盟目前的糧食庫存水平感到擔憂。
當天會議爭論焦點集中在如何修改歐盟實行多年的共同農業政策上。以英國為首的部分歐盟成員國希望取消共同農業政策下的巨額農業補貼,完全通過市場調節實現歐盟農產品供需平衡,以緩解糧價上漲帶來的壓力,但這一主張遭到法國和德國等國的反對。
俄總理普京
將優先解決農業問題
【據新華社莫斯科5月19日電】(記者趙嘉麟)俄羅斯總理普京當日表示,俄新政府將優先解決農業問題,政府將采取措施確保糧食供應和價格穩定。
普京當天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葉先圖基市召開國家農業政策會議,就發展農業提出六點建議,包括增加肉類和奶制品及糧食生產、推進農業技術革新和農機設備更新、確保化肥等主要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穩定并提供必要補貼、引進先進的風險管理體系和發展農業保險、確立現代化的市場機制以加強對主要農產品價格的調控以及保障糧食在質量和安全方面的高水平。
普京說,俄羅斯具有獨特的農業發展潛力,不僅有能力保障自身糧食需求,而且有望在世界糧食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他表示,發展農業已成為俄聯邦和地區政府機關的工作重點,俄羅斯虧損的農業企業比例已從20世紀90年代末的90%降至目前的25%。
肯尼亞:
計劃增加農業預算
【據新華社內羅畢5月20日電】(記者盧 荻)據《肯尼亞時報》20日報道,肯尼亞政府計劃把農業預算所占比例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鼓勵農業發展,確保糧食安全。
報道說,政府此舉是當前解決糧食短缺努力的一部分,也符合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NEPAD)成員國領導人提出的發展農業、確保糧食安全的要求。
肯尼亞農業部副部長吉迪恩·恩達姆布基日前說,政府正在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投入,使其更多地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同時讓肯尼亞實現糧食自給。他說,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將農業預算提高到國家預算的至少10%。他指出,政府正在努力實現小規模農場的商業化,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主要作為生存手段。
恩達姆布基還介紹說,政府已經加大了對國家糧食和生產委員會的資金投入,鼓勵其從農民手中購買玉米,從而穩定生產價格,促進農業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