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龍頭企業、近4個月以來的首只IPO大盤股??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車股份)7月30日在上海浦東現場路演。 南車股份與新近組建的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車股份)在這一輪的資本市場的“爭先賽”中,隨其A股上市計劃獲批而暫時由南車占了先機。與此同時,有關“南、北車整合”的話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南車搶先 “此次A股募資主要投放點動車組今年底明年初的年產量,將由目前的年產50列左右提高到年產120列左右。”中國南車集團總經理、中國南車董事長趙小剛7月30日在上海站路演時透露了此次總共募集約89.7億元資金的主要用途??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按輕重緩急順序投資以下項目:其中,32.3億元將用于實現高速動車組、大功率機車產業化、國產化;9.8億元用于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研發、制造平臺項目;29.4億元用于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技術水平和信息化能力建設;18.3億元用于軌道交通裝備專有技術延伸產業建設。 根據南車股份7月27日發布的A股招股書,公司將采取先A后H的方式,若H股成功發行,A股、H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16億股。 “鐵路投資增速在交通運輸各子行業中高居榜首,鐵路也成為交通運輸各個子行業中最優先扶持的行業。”中信建投分析師馮福章分析,目前鐵路市場潛力巨大,我國鐵路方面將呈現“多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的局面,巨大投資帶來的鐵路景氣將在10年以上。 南北拼速 誰先完成資本市場的整合,誰就可以掌握主動權,誰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分享高速增長的中國鐵路建設這塊利潤豐厚的蛋糕。南車股份的率先上市無疑將對北車股份的上市形成壓力。 實際上,即便不算南車股份上市,南車集團旗下目前已擁有3家上市公司,即兩家A股公司*ST匯通、時代新材和一家H股公司時代電氣。而北車集團旗下至今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 為了上市,南車集團去年12月組建了南車股份,2007年南車股份總資產達327億元,銷售收入為274億元,總利潤11.9億元。公司旗下擁有24家子企業,占有內地機車、客車約五成的市場。 而北車股份今年7月17日才成立。下轄17個全資企業、8個控股公司和4個參股公司的北車集團持股占總股本的99.01%,其所有主營業務進入北車股份。 盡管在經營規模上,目前北車集團勝過南車集團,但是,由于北車集團業務重疊現象突出,改制上市落后,其未來發展存在諸多變數,這也正是北車推進整體上市的關鍵原因。 海通證券機構行業分析師龍華稱,由于北車股份剛剛成立,從上市程序上看,該公司今年年內上市的可能性不大,明年可能會完成最終的上市,這將不會對目前的股市造成太大的壓力。 整合難成 2000年,在鐵道部下屬的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基礎上按照地域拆分而成的南車集團和北車集團是國內主要的兩大綜合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兩家企業共計占有中國95%以上的市場份額。 目前,南車在動車制造方面中標率更高,占有比北車更大的優勢;而北車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比南車擁有更多的份額。未來兩大集團的競爭將主要集中在客車和機車領域。 在與外資合作方面,北車集團的大連機車廠與龐巴迪合作,大同機車廠與阿爾斯通合作。南車集團的株洲電力機車廠也獲得了部分合同,主要是與西門子的合作。 不過,依據國務院國資委有關到2010年中央企業最終調整到80家的部署,按銷售收入排列,南車集團和北車集團位居159家央企的后列。市場因此一度傳出南北車整合的消息,也正是在這一政策背景下,南北車上市的“爭先賽”開始啟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隨著南車整體上市,原本業內推測的南車和北車合并可能性變小。南車整體上市后,必將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而北車在業務上成長性也很快,唯一遜色的就是資本運作。 (來源: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