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任何一點負面消息都可能造成A股“雪崩”。上周四晚間,招商證券3.58億股IPO今日上會消息一出,次日上證指數一度跌破2200點。證監會當晚緊急表態,正在對新股發行上市進行有序控制。 盡管如此,市場壓力仍不容樂觀。券商投行人士透露,雖然放緩了發行速度,即便發行也多以中小板小規模融資企業為主,但上會審核速度并未放緩,且投行上報項目的數量也未減少。而今年以來,已有包括中國建筑在內的29家公司“過而未發”,一旦市場轉好,發行也在意料之中。 29家公司“過而未發” “我們正在根據完成發審委反饋的封卷時間排隊等候發行。”一位手中持有“過而不發”公司的投行人士昨日透露,雖然近期證監會明顯放緩了新股發行速度,但是審核并未放緩,而且也尚未要求投行減少承接IPO項目的數量。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一家企業從上報證監會到最后發行往往要等待7-8個月,而去年同期市場好的時候,往往只需半年、甚至4-5個月的時間。 “現在的狀態讓我想起2004年的市場,那時市場的低迷幾乎讓新股發行暫停了兩年時間。”在上述人士的記憶中,那時積壓的“過而未發”的新股多達40-50家。 歷史總是會重現,尤其對于周期性很強的資本市場而言更是如此。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昨日,“過而未發”的公司多達29家,“過會”時間全部集中在6月、尤其是6月下旬以后,總融資股份數多達145億股。其中,以深圳中小板企業為主,上交所的公司有三家公司,最典型的就是6月5日已“過會”的中國建筑,因為其多達120億股、預計將達400億元的巨大融資規模,時隔3月之久仍未順利發行。此外,6月30日與中國南車同日過會的、擬發5.2億股預計融資100億元的光大證券,以及6月27日過會、擬發5億股預計融資20億元的成渝高速的發行也被延緩。 趕乘上市末班車 在整個宏觀經濟下滑的預期下,由于證監會要求上市企業必須滿足連續三年盈利的要求,這些準上市公司不得不為自身未來業績擔憂;另外,持續低迷的市場所凸顯的供需矛盾,更促發了它們“擠破頭”地爭取年內上市名額。 “拿招商證券來說,隨著市場低迷的加劇,今年業績難以樂觀,一旦其今年無法上市成功,就意味著其之前為上市所做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上海證券分析師蔡鈞毅指出。 作為首批券商IPO“預備隊”的東方證券就是招商證券最好的前車之鑒,因上市年證券市場的低迷以及內部風控不足,東方證券因自營業務巨大虧損帶來的公允價值23.58億元的損失,導致其上半年凈利潤虧損8.75億元。 “由于很多公司為上市已經做了很多充足的準備,可能是迫于這個壓力,證監會審核的速度目前尚未放緩,但市場低迷,放緩發行也是無奈之舉,這就導致積壓待發行的公司數量迅速膨脹,一旦市場有所轉暖,監管層便會擇機陸續放行!币晃徊辉妇呙臉I內人士猜測,對于公司而言,能在這一特殊時期,爭取到上市預備軍資格很不容易。 顯然,一旦市場短時間難以好轉,一些企業可能將因為業績出現虧損而無緣上市。在上述投行人士的記憶中,這樣的案例在2004年就出現過,輔導多時的企業最終無法上市,這于投行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因此,現在我們在挑選項目時,一些未來業績預期不是很好的企業,我們已經不接手了。”在這位投行人士看來,即便管理層沒有在投行承接IPO項目的數量上做“窗口指導”,但隨著市場持續低迷,IPO數量減少將成必然。 融資規模同比降三成 在管理層通過“過而未發”方式控制融資節奏的努力下,較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8月,已融資規模的確有明顯放緩。 Wind資訊統計,截至上周五,今年滬深兩市共計75家公司IPO,總融資規模103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492億元下降逾30%。從發行的單一公司規模上看,今年以來,登陸上交所的大盤股共計5家,去年同期則為17家。隨著去年下半年市場鼎盛時期的到來,去年全年融資額更是高達4469億元,新股家數為119家,其中登陸上交所的大盤股多達24家。 在對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宏觀經濟即將好轉的預期之下,日前普華永道發布報告預測,今年下半年A股IPO融資將達1600億元。 此前,普華永道在年初的報告中曾預測,2008年滬深兩市IPO募資規模將達4800億元,但上半年的情況已注定無法達到這一預測目標,因此普華永道在今年7月初將這一數據修正為2500億元,按此計算,下半年A股的融資規模將在1600億元左右。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