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進入寧波一中的時候,上下課經常聽到敲打的鐘聲,知道學校又停電了。總務處老師聽到鐘聲都會放下手中的活,快速跑到食堂幫助學校食堂用老虎灶燒飯。因為停電鼓風機不能使用,會嚴重地影響師生用餐,因此必定全力以赴解決吃飯問題。
當年我從師范學院畢業被市教育局分配到寧波一中工作。進入寧波一中,眼前所有建筑物都是50年代以前的房屋,甚至還有30年代以前的建筑物。在教學樓與實驗樓之間的路邊有一棵老槐樹上掛著一只碩大的銅鐘,門衛師傅經常要跑到老槐樹下等待時間敲打銅鐘,以此為學校上下課的聲號。那時候經常聽到銅鐘的聲音。二年后我突然發現銅鐘的聲音有些異常,經仔細觀察發現銅鐘已經出現了破裂。二星期以后門衛師傅告訴我銅鐘破損不能再使用了。在那個年代學校是離不開銅鐘的,因為在永寧河邊上的寧波一中是屬于城鄉結合部,它的東邊圍墻外是沒有鋪設鐵軌的火車路基,再往東一點就是堆著稻草、麥草的大草垛,都是造紙廠的原材料,沒民居住宅停電是家常便飯了。
銅鐘破了以后怎么辦呢?那時我剛好到總務處任職,為解決停電時的上下課鈴聲問題,我找了市場許多地方都沒有買到這種能敲的銅鐘。那么只有自己想辦法解決了,當時就到校辦工廠的廢料倉庫里尋找替代品。在倉庫里找到一段直徑為100mm的白鐵管,上面用鐵板封住,再做一個掛鉤,把破銅鐘放下來換上新做的“簡易管式鐵鐘” 。用鐵錘在上面敲敲聲音還蠻宏亮,完全可以代替銅鐘在停電的時候為上下課服務。到1986年我調離寧波一中的時候“簡易管式鐵鐘”的使用頻率已經不是很高了,以后幾年這種停電時候使用的“簡易管式鐵鐘”已經是一種擺設了,師生們也慢慢地遺忘了它的存在。如果現在有人到原寧波一中(現東恩中學)工作或學習大概他是不知道“簡易管式鐵鐘”它是何物有何作用。
上幾年我到新東恩中學考察,眼前什么都發生了變化,原寧波一中的舊建筑物都已經不復存在,唯一有一幢小洋樓原為寧波一中的圖書館它還繼續存在,其它建筑物都是新建的現代化建筑。教學樓、 、實驗樓、 、體育館都以現代化建筑面貌出現人們的視線里,一派現代化氣息濃厚的建筑物蔚然屹立在校園中。如果有人發現在現代建筑物邊上的那棵老槐樹上掛著的“簡易管式鐵鐘”不知是何物。它不算是文物,但也見證了寧波教育的發展和變化。現在跨入原寧波一中寬闊的校園馬路都能見到現代校園廣播系統——校園音箱設施。上下課的電鈴設備已經被電腦控制的校園音箱所代替。每間教室都裝備了校園音箱的廣播系統,上下課的電鈴聲已經被輕松愉快的輕音樂所代替。同學們在課間還能享受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的美妙樂章。
現代校園音箱設備還能進行各項宣傳,活躍校園文化,廣播校園新聞、進行安全教育。眨眼間三十年過去了,學校上下課的鈴聲從銅鐘聲、簡易管式鐵鐘聲、電鈴聲到校園音箱的音樂聲它見證了寧波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速度。今天我們的學生在現代化教育園地里接受優良的教育資源的沐浴,享受著現代化教育的成果,幸福地生活著,愉快地度過每一天。(寧波明樓中學 陳煜信)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白鐵 倉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