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一辯
“愛護自己沒什么不對的”
我不想那么早眼睛上就出現細紋,也不想手一伸出來就皮糙肉厚,更不想每天都是一張大油臉地去出門。男生怎么了,誰也沒規定男生就要一臉滄桑,就要離護膚品遠遠的。商場的化妝品柜臺里,幾乎每個牌子也都有男士護膚系列呀。好好地保養自己,并不是女生才有的專利吧。男生愛自己,更沒有什么不對的。 ——大一新生李航
◎反方二辯
“化妝品消費只是種態度”
花錢不就是要讓自己舒服嗎?現在男性消費市場并不比女性、兒童的小。不過多數情況,男性消費都是耐用品,這樣市場更替的頻率就慢。
化妝品就不一樣了,它絕對屬于快速消費。而且一旦這個用得不好,就會很快換下一個牌子。男人用名牌化妝品,說明消費理念夠時尚。其實沒什么大驚小怪的,男士化妝品消費只是一種態度。 ——運動品牌銷售員胡亞偉
◎反方三辯
“消費的都是生活必需品”
手機是和我們家長、同學、朋友聯系時用的。現在沒有手機,你就和人間蒸發沒區別了。
MP4、PSP是娛樂生活的一部分,我記得有人說過:會休息的人才會學習。況且,就算我們是學生,也不能剝奪其他的生活需求吧。
我們要學習、要鍛煉、要有娛樂、要和外界接觸,這些東西一樣也不能少,都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大一新生黃旭
◎反方四辯
“時代進步改變消費內容”
拿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的消費水平做比較,似乎不太地道,這和90后的孩子完全沒關系。那時候有幾個人知道MP4長什么樣?有人用筆記本電腦的咖啡館,在90年代都還屬于高檔消費場所呢。
孩子花6000元準備一個開學,只是三口之家一個人出門小玩一趟的花費。我們每天都在說時代在進步,那么消費水平和消費內容自然也是要進步的。如果一個90后的孩子,只為自己準備兩個暖瓶、一盞臺燈,那只能說明他與社會脫節了。 ——媒體從業人員馮欣
◎反方五辯
“就一個孩子能不心疼嗎”
一千多元買雙籃球鞋,確實沒什么必要。但是據報道來看,幾乎每個孩子都穿著一雙。
現在家里就這么一個孩子,父母掙錢不都是給他們嗎?能不心疼嗎?何況上大學要住校,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住得不舒服。在家有電腦,有這個、有那個,一住校什么都沒有了,擱誰也不習慣。
關鍵是,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堆一堆跟搬家似的。家里沒能力也就算了,有能力誰也不希望孩子被比下去,這對孩子也是個打擊。 ——學生家長于女士
◎反方六辯
“必要消費為未來打基礎”
現在的必要消費是為了更好地學習。手機、電腦這些東西雖然不是我們花自己的錢買的,卻是我們接觸社會的必要用品。
以前總聽師兄、師姐們說他們上大學時與社會脫節,所以畢業后覺得不知所措。而現在有了這些東西,我們就能全方位地了解社會、了解未來。這對我們畢業后的工作、創業都是很有好處的。只知道在學校里讀死書、死讀書,以后是很難適應社會的。
而像大家花錢集體聚餐、出游這些必需的消費,也會培養我們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教會我們如何處理人際關系。 ——大一新生張玲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筆記本 筆記本電腦 銷售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