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劉華賓8月11日報道:從地形上看,中國長長的海岸線宛如一張繃緊的大弓,萬里長江恰似一枝強努,崇明就處在弓身與箭頭交匯處。如何用一句話展望崇明的發展,主管規劃的崇明縣副縣長胡俊回答,“張弓搭箭,胸懷世界,邁向太平洋。”
堅持生態型現代化,為長三角新一輪發展提供借鑒
崇明三島是上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也是進一步發揮浦東優勢、啟動長三角蘇北及杭州灣地區發展的關鍵“樞紐”。胡俊表示,崇明不在意多開一兩個工廠,而是著眼整體實力的長效發展,在長三角工業化發展模式略顯“疲態”之后,崇明生態社會之路具有絕對的核心競爭力。
崇明三島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森林覆蓋率高、岸線資源豐富、人口數量少,胡俊指出,崇明堅持產業和生態齊頭并進,以生態型現代化為主,在有優勢的地區發展局部工業
現代化。根據建設生態島的總體目標,崇明把產業發展的重點放在休閑型旅游度假和戶外運動產業、生態農業、現代辦公服務業和清潔型工業上。
面對發展阻力,胡俊也坦言,崇明最大的困難一在交通不便,二在資金不足。不過,待長江橋隧建成、軌道交通9號線投入運營之后,崇明的發展速度將一日千里。崇明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
蓄勢而發,崇明是中國真正邁向太平洋的標志
從地理形態上說,中國綿延三萬公里的海岸線宛如一張大弓,上海正在最彎最勁的弓身處,萬里長江則猶似一枝長箭,崇明就是東向大海的箭頭。談到崇明未來發展,副縣長胡俊酬躇滿志,他說,崇明正處南北海岸線和東西長江流域交匯處,整個態勢就是張弓搭箭,蓄勢待發。“崇明是上海的崇明,崇明也是全中國的崇明,崇明發展的箭頭離弦,就是中國完全邁向太平洋的實現”。
崇明的志向絕非空談。目前,崇明在國家戰略部署下,正大力建設貫通滬蘇的海上交通北部通道,以及南向連接滬浙的杭州灣通道樞紐。隨著三地陸海交通網絡的進一步升級,區域內部功能和整體性整合進一步完善,長三角區域經濟格局也將為之一變。
崇明的眼光也絕不限于一域。長三角新一輪聯動發展,必將對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發揮重大支撐。崇明敏銳把握這一戰略機遇,不僅勇于擔當,也乘勢而為,大力發展獨具一格的現代生態產業,重點完善海洋裝備基地建設,努力在長三角地區海洋經濟合作發展中占據一席之地。
前瞻到位,方能后續有力,“崇明還有更深遠的目標,那就是,逐步參與國際競爭,西進太平洋。”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標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