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08年是極其不尋常的一年,國際大勢呈現“動蕩”主題。從美國新總統“變色”,到華爾街“淪陷”;從俄格沖突引發“熱戰”,到國際反恐日益“退化”;從泰國與日本政局持續“變臉”,到恐怖襲擊驚醒印度大國“美夢”……2008年發生的一連串國際大事,其影響力將被帶入2009年,甚至在未來幾年持續影響國際局勢,成為思考世界時局不可忽視的“原點”。
為此,本報記者奔赴北京,與知名國際問題專家面對面深入交流,以更專業的分析、更深入的探討、更敏銳的預測,幫助讀者深刻理解國際形勢走勢。自今日起,本報陸續推出2008年年度系列報道《國際熱點:回顧與展望》,以饗讀者。 (廣州日報國際部)

12月3日,泰國反政府的人民民主聯盟(民盟)支持者在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載歌載舞。當天,民盟結束對總理府和曼谷兩座機場的占領,宣稱推翻頌猜政府的目的已經達到,所有反政府集會全部停止。新華社記者凌朔攝
在2008年的國際舞臺上,泰國呈現給世人的是一幕幕令人震驚和困惑的畫面。長達半年多的大規模街頭抗議活動,連續兩任總理被憲法法院裁決下臺,乃至抗議者封堵泰國兩大機場,導致數十萬外國人滯留機場,泰國通往外部世界的空中通道陷入癱瘓。
面對如此亂局,人們不禁要問,這個舉世聞名的“微笑國度”怎么了,其政治僵局是否還要持續下去?對此,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前副院長、泰國研究所前所長、副教授任一雄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從泰國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讀。

滿面滄桑的泰國前總理他信暫時遠離國內政局動蕩的“爛攤子”,而春風得意的新總理阿披實能否恢復泰國政局穩定,還是未知之數。
任一雄提出,泰國是一個“微笑國度”,但泰國人同時也有“好勇斗狠”的一面;泰國是民主體制,但其民主體制有著鮮明的泰國特色:在民主的表象之下,是“金權政治”的現實;在西式民主的游戲規則之外,泰國傳統文化中的“潛規則”也不容忽視。
任一雄表示,2009年泰國政局有望趨于平靜,因為,這是民心所向。長期的街頭抗議活動使抗議者不可避免地出現“疲勞癥狀”;親他信勢力在接連兩位總理被迫下臺后也可能作出妥協,沒有人希望因為更嚴重的政治對峙而引發新的軍事政變。另一方面,他信的政治影響力也在逐漸衰減。
可以說,人民民主聯盟為首的反對派已經認識到,長期的街頭抗議活動無法實現其政治目標;與此同時,接連兩位總理被迫下臺也讓親他信派認識到,必須作出某種妥協,才能化解當前的僵局。正是2008年的長期政治對峙,為2009年政局的趨于平靜埋下了種子。
不過,這種平靜可能也只是相對的平靜,因為,造成當前困局的根本矛盾并未消除;蛟S可以說,相對平靜中的政壇波動,將成為泰國政壇的常態。
文化:“微笑國度”的“好斗”文化
廣州日報:泰國是一個信奉佛教為主的國家,號稱“微笑國度”,但今年的抗議活動為何會如此大規模,持續這么久?
任一雄:泰國人的微笑全世界都知道,但大家都忽略了泰國的世俗文化。泰國有兩項全民運動,一個是泰拳,一個是斗雞。泰拳之勇猛兇狠大家都了解,斗雞是曼谷之外所有泰國農村民眾最大的樂趣,其場面相當激烈血腥,帶有賭博性質。這種世俗文化表明了泰國人性格的另外一面:好勇斗狠和宣泄。這種性格特征從正面講,在遇到非正義問題時敢于挺身而出,但在政治沖突中,我們則看到了另一面。
當前的政壇僵局之所以持續如此之久還在于,對峙雙方都在“金主”政治的框架之下,一方是他信,一方其實是他信過去的盟友;雙方勢均力敵。而在之前的泰國政治中,一方是權主,是拿槍桿子的,談不攏就動武。現在,軍方已經不能隨意動武了。
廣州日報:泰國政治中形與實之間的巨大差距,是不是也有文化的因素?
任一雄:泰國的三權分立制度很清晰,但潛規則太厲害了。這種潛規則扎根于泰國的文化社會傳統之中,存在于民主制度之外,發揮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泰國很多政治現象,都必須從潛規則的角度來理解。而在西方學者看來,潛規則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可操作性。
雖然自1932年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泰國民主制度不斷成熟,但改變傳統文化價值觀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在東南亞,很多傳統價值觀念是相通的,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對權威的認同,這是其與西方民主價值觀的差別之處。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