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軌道交通8號線啟用,恢復正常通行的麗園北路完成優化升級,本月正式加入“綠波帶”行列。“這條路天天走,感覺最近快了不少,才發現這里也啟用了‘綠波’。”每日通勤必經此路的李先生切身感受到了速度的提升,在社交媒體上為寧波交警點贊。
“‘綠波帶’是對‘信號燈多點控制技術’的一種形象化表述。我們寧波在信號燈控制路口服務水平這方面,長期保持全國領先。”寧波交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技術優勢正在轉化為實際的通行效率。
南環高架作為市民上下班的主要通道之一,一度面臨“堵堵堵”的難題。寧波交警對高架下面的環城南路進行改造并啟用“綠波帶”,以此來平衡上下兩條道路的車流量。一經啟用,就出現了“早高峰地面道路比高架快”的“稀奇事”。
市民王先生對此深有感觸。他說,在環城南路“綠波帶”啟用前,盡管知道高架車多,也只能去“添堵”。后來,他有了更多的選擇,“有‘綠波’后,地面道路通行速度快了,哪條不堵就走哪條。”
繼環城南路用“綠波”成功“加速”后,這一模式被陸續復制到機場路、北環路等主干道上。市民上下班的腳步因此“輕快”不少:在“綠波”的加持下,中心城區道路平均車速可達46公里/小時,其中主干道平均車速提升20%~30%。此外,中心城區擁堵指數下降約10%,早晚高峰擁堵時長明顯縮短。
寧波交警相關負責人表示,“綠波帶”不僅是甬城交通迭代升級的見證者,也是基層治理從經驗走向數據、從末端轉向源頭的縮影。
2013年,寧波中心城區首批14條“綠波帶”面世,至2016年時已擴展到68條。在隨后的五年里,由于出行環境的不斷變化,原有的“綠波帶”難以適應新形勢,效果逐步減弱。
這些年,隨著社會進入數字化時代,最新交管技術為“綠波帶”注入“智慧”實現效能躍遷。如今的道路,變得更加“聰明”,能根據實際車流及時調整“綠波”車速。并且,每段路還不一樣,減少了“斷點”,為有限的交通資源插上高效運轉的翅膀。
今年,“綠波帶”建設再次被列入寧波市民生實事項目。寧波交警部門再接再厲,將交通設施管理理念由“規模擴張”轉向“精準投放”,優先保障交通亂點、堵點治理,持續優化、新增一批“綠波帶”,進一步推動“綠色長龍”快速成型、“智慧路網”格局加快形成。
寧波交警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綠波帶”366條,總里程近960公里。其中,中心城區就有159條,總里程近330公里,已覆蓋過半的信號燈交叉口。眾多“綠波帶”交織在一起,由“線”變“網”,東部新城、南部商務區等重點片區市民率先享受這一交通出行“紅利”。
為民服務的初心,正轉化為萬千出行者可感可及的幸福。民意調查數據顯示,超80%的駕駛員對“綠波帶”效果表示滿意,尤其是通勤族反饋“堵車焦慮”減少。《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市“交通健康指數”蟬聯全國同類城市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