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慈溪記者站盧萌卿 趙 科)慈溪嘉利機械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火車油嘴連續12年不提價,并一直能保持15%以上的利潤空間,還憑借高出同行一籌的產品質量,成為國內同行業公認的“龍頭”。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嘉利”董事長陳百亨說:“主要就是激勵一線工人內部挖潛,創新壓縮工藝流程,降低生產成本。”
為激勵員工進行工藝創新,該公司每年7成利潤向員工傾斜,2003年推出獎勵政策:革新后的產品3年內節約成本總額獎勵給創新者。此舉一經推出即在“嘉利”引起轟動。來自麗水的一線工人鄭元龍開動腦筋,對噴油器工藝進行改進,經核算改進后每個噴油器生產成本下降了1.1元,三年來,該公司銷售10萬個噴油器,鄭元龍如數得到了11萬元獎金。
一線員工的創新熱情迸發后,“嘉利”的生產成本連續下降。經過一線工人數十次的技術改造,油嘴的工藝流程由原來的133道縮短為82道;三個月間,油嘴的生產能力從每月50個躍升到1200個,現在,更是達到了每月7000個,產品精度達到行業最高的12級,一躍成為該產品的國內最強者。
在“嘉利”除了一線工人技術改造、挖潛,筆者看到幾個細節,辦公室里的管理層包括董事長在內,都在使用雙面紙張,一名清潔工為澆花提出的節水建議被采納后,獲得了500元獎金……,至今,該企業共有160余名員工因各類創新建議獲獎,“嘉利”每年為此付出獎金二三十萬元。
質量比同行出色,價格卻12年不漲。今年初,當生產油嘴的特殊鋼材價格飆升至6萬元一噸時,“嘉利”報出的依然是12年來“雷打不動”的老價格,再加上12級精度的產品質量,一舉獲得鄭州鐵路局寶豐機務段的所有訂單。陳百亨告訴筆者,他們依靠一線工人源源不斷的革新、挖潛,目前已開發了將近30個產品,年利潤率以15%的速度穩步遞增。目前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