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孩子們在學校吃得放心嗎?昨日上午,市衛生監督所在中山廣場開展《食品衛生法》宣傳周活動,今年的主題是:加強學校餐飲監管,保障師生用餐安全。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未發生一起學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但學校的食品安全隱患還是不少。相對學校自辦食堂來說,校內小餐飲和對外承包的食堂食品衛生問題較多,今明全市開展學校食品衛生大檢查。
今年5月到9月,重點圍繞學校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和公共場所衛生工作等重點環節,我市開展了“校園衛生健康行動”監督檢查。這次專項活動共檢查了2184家單位,發現127家單位存在違法行為,64家單位被罰款。
“這些違法行為主要集中在沒有持有效健康證上崗、餐飲用具消毒不徹底、生熟食品混放等。”市衛生監督所所長助理梁婕說!艾F在不少學校的食堂都對外承包。出于降低成本等考慮,業主不愿意在食品安全上多投入。”梁婕建議,對向外承包的食堂和餐飲店,校方應加強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如出現食物中毒事件,學校分管領導是第一責任人。
學校內明明有食堂,但不少學生卻喜歡在學校周邊的餐飲店或流動攤販那里買食物。據介紹,這些餐飲店、攤販有許多是無證的,經常是檢查人員剛走,他們就向學生兜售食物。目前,徹底取締還比較困難。衛生監督人員建議,孩子們要盡量去衛生條件較好的飲食店購買食品。購買時,還要查看一下保質期和生產日期,最好購買有獨立包裝的食品,表面外露的食品盡量不要買。
為促進學校加強食品衛生管理,今明兩天,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以學校、幼托機構為重點的食品衛生聯合執法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有無衛生許可證、食品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原料采購、食品添加劑使用和臺賬建立情況;有無外購鹵味、熟食制品,有無有毒有害食品;食品標識、餐具消毒、飲用水衛生、奶制品衛生等。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餐飲 包裝 標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