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羅漣浩 林金康 李陽育 張霞)昨前兩天,鎮海“緒揚”、“合眾”兩家海運公司又分別有一艘萬噸級貨輪投入運營。至此,該區航運運力已超過60萬噸,躍居全市首位,躋身全省三甲,昂首進入國內沿海水運強區行列。
坐擁深水良港和四通八達的水運航線,鎮海確立了華東地區煤炭、液化品和油品集散中心的地位,區內液體化工、煤炭等六大專業市場的年成交額已超過了300億元,而鎮海煉化、鎮海電廠、化工園區對大宗貨物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迅速崛起的區域經濟,推動鎮海航運業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鎮海區委書記馬衛光說。
發展航運業不僅可以減少自營貨物的物流成本,還能在為區內外企業提供服務中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近年來,上海、青島、大連以及鎮海本地的貿易、航運代理服務企業攜大量資金紛紛進入這個產業。最近3年,該區新增了20家航運企業,總數達到28家,引進民營資本50億元。原先從事煤炭貿易的“太平洋”公司2006年時運力還不到4萬噸,如今已猛增到近20萬噸,成為全省數一數二的水運企業。
“船舶噸級越大,運行成本就越低。”鎮海港航處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全區共有76艘船舶,其中萬噸輪14艘,萬噸輪運力占總運力的75%以上,居全省前茅。去年,“天盛”公司載重9.8萬噸的“天盛15”船投入運營,成為目前國內沿海最大的散貨船。值得一提的是,更新速度加快使該區航運船舶平均“年齡”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維修保養時間大為減少。目前,國內一艘萬噸輪年平均可發30個航次,而鎮海的萬噸輪則可提高到40多個。去年,該區航運企業營業額達到10.5億元,同比增長52%。
去年,鎮海航運企業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為此,該區航管、稅務、銀行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搭建航運企業幫扶平臺,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在稅收、貸款、審批等環節給予最大支持,至今未有一家企業出現資金困難狀況。據介紹,一艘普貨船辦理運營證需要區、市、省三級審批,按常規辦理多則需要21天,如今他們實現了全程陪同或免費代理,最快在一天內就能完成。據此測算,去年該區新增的20多萬噸運力已提前產生效益3000萬元。
近日,寧波(鎮海)大宗貨物海鐵聯運物流樞紐港布局規劃通過了專家會審,而北外環東延、東外環北延等疏港公路也在緊張建設中,浙東生產性港口物流中心正呼之欲出。日前,該區出臺了航運業發展規劃,爭取3年內成為浙江省沿海航運運力最大的縣(市)區,其中今年運力力爭突破80萬噸。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貸款 物流成本 船舶 化工 貨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