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黃魚養殖進展如何
2007年,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成立了“野生岱衢族大黃魚采捕”攻關小組。次年,攻關小組采捕到可用活體20尾,獲親魚8尾,最后,成功培育出子一代岱衢族大黃魚15萬尾。到2011年6月,成功培育出3.5厘米以上苗種1000余萬尾。
“到明年春節之前估計有數千尾體重在0.5公斤左右的岱衢族大黃魚可以供應市場,再下一年則有可能達到20多萬尾,不過這一切還要取決于下一步的養殖進度和大黃魚的品質。”昨晚,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副院長吳雄飛表示,目前寧波漁業科技人員正在努力改良岱衢族大黃魚技術和養殖環境,一定要確保品質最好、最接近野生的岱衢族大黃魚讓寧波市民嘗鮮。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市岱衢族大黃魚養殖主要分布在象山西滬港、寧海西岙、鄞州橫碼等地。如今,我市在象山港白石山海區建立了兩個總面積達1萬多立方米的圍網養殖區,讓岱衢族大黃魚的養殖更加接近大自然。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也已經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院長麥康森教授建立長期合作,麥康森教授專門在該院設立工作站后,帶領他的團隊幫助研發適合寧波深海養殖的生態化無污染低脂肪魚餌飼料,就是讓岱衢族大黃魚吃上沒有污染的營養配餐,保證岱衢族大黃魚的形體和口感全面接近野生大黃魚。
吳雄飛還透露,為了今后將寧波岱衢族大黃魚更好地推向市場,目前我市正在給岱衢族大黃魚注冊商標。
產業化后,吃正宗大黃魚更容易了
記者了解到,按照項目實施計劃,到2014年,我市將在岱衢族大黃魚良種場、象山港灣水產苗種有限公司建成2個良種選育基地,保活優良品系親本1000尾,培育品質佳、生長速度提高10%的苗種2800萬尾。苗種輻射我市的象山、寧海、奉化以及周邊養殖區域。此外,在寧波市象山港網箱養殖區域,將建成5個高效健康養殖基地,其示范養殖網箱達5000箱,輻射網箱2萬箱。
“中央、市財政科技經費支持岱衢族大黃魚,就是要集成現有技術成果,優化從種苗到餐桌的產業鏈條。”寧波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稱。
對于市民而言,岱衢族大黃魚產業化后,更多肉質更鮮美的人工養殖大黃魚將上餐桌,而價格也會降下來。
寧波晚報記者徐文燕 黃劍躍 通訊員張永慶 盛德清
編輯: 賴小惠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