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記者唐慧卿孫吉晶慈溪記者站趙科)四川姑娘唐建平在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打工已經10年了,從普通工人到管理著兩個車間的中層干部,留住她的是這里企業、職工、社會之間和諧而溫馨的氛圍。前晚,在慈溪市首屆和諧企業頒獎晚會上,唐建平為自己所在公司的光榮當選使勁鼓掌。
與新海公司同時受到表彰的還有另外103家企業。這些企業是從該市一萬余家企業中根據勞動關系、環境關系和社會關系三大體系共34項指標綜合評定的,不僅經濟效益優良,更是社會責任承擔的典范。
處于從粗放發展轉向集約發展、和諧發展時期的企業如何解決在勞動用工、安全生產、生產與環保等方面的不和諧因素?去年,慈溪市委、市政府制訂出臺了和諧企業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延伸了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的內涵,將勞動關系和諧、環境關系和諧和社會關系和諧作為和諧企業創建的主要內容,建立了科學系統的評估體系,設置了企業和諧評估指標和職工對企業滿意度測評這兩大評估項目,把國家與地方規范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量化為34項基本指標,規定16種情況可加分,7種情況要扣分,對重大安全事故、環境污染等8種違法違規行為實行一票否決。慈溪市人大常委會為開展和諧企業創建工作專門作出了一項決議,這在全國尚屬首例。市委領導、人大支持、政府主導、政協參謀、部門協同、企業參與、社會聯動,慈溪在短期內形成了各方踴躍支持參與創建和諧企業的“大合唱”。
一年的創建活動使“和諧企業”成為慈溪企業的新追求。維護員工權益,成為企業普遍的自覺行動。慈溪嘉利機械公司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員工工資以每年10%的比例增長,還能享受住房公積金、技能培訓等保障;企業年利潤的70%用于員工福利……去年至今,嘉利公司沒有1個員工跳槽,業績也保持了15%的年增長勢頭。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職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大保險參保人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加了33.9%、23.9%、39.2%、46.1%和1098.4%。
企業節能降耗意識增強,發展潛力增大。慈溪市潔達納米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兩年里投資5000萬元先后引進了10條環保生產線,企業污染實現零排放。日前,該公司又出資50萬元設立了慈溪市首個由民營企業創立的環境保護獎勵基金。據了解,去年慈溪全市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1.8%和11%。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慈溪全市共有1167家企業與308個行政村實行村企結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達到3400多萬元。今年年初的大雪災,很多外省市員工無法回鄉過年,各創建企業主動安排職工年夜飯,并在春節期間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他們安心在慈溪過年。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慈溪市企業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物支援災區,募集資金超過2000萬元。
“評選和諧企業,是為了引導企業從某個領域的‘單打選手’,變成實現企業、職工、社會三者利益共贏的‘全能冠軍’。”全國總工會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表示,慈溪和諧企業創建工作,是國家法律、法規在企業的量化和深化,在全國屬首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