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謝謝!下面有請紹興市市長錢建民先生演講!
紹興市市長錢建民:剛才寧波毛市長和金華陳市長演講都很精彩。
首先我簡要回顧一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紹興經濟發展的軌跡,我們是走出一條了創新活市,經濟社會正逐步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回顧三十年,我們清醒地看到紹興民營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達到目前占全市經濟總量95%,主要是抓住了兩個機遇:
一是改革的機遇,我們從八十年代就較早的起步,并在隨后形成了產權關系清晰的民營機制企業。就是改革帶來的結果。另外一個是開放的機遇。到九十年代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紹興開始大規模創新,我們服裝、襪子、領帶都進行了創新,淘汰落后設備,從國外引進大量的先進設備。中國加入WTO以后,隨著進出口門檻的降低,貿易壁壘的取消,紹興提出了貿易興市,提高國際競爭力,把產品銷到海外,這一輪經濟增長,開放帶動能力非常的明顯。
開放給紹興帶來的巨變,F在紹興具有亞洲最大的面料交易市場,全球最大的襪業、領帶生產基地,確立了紹興“紡織之城”地位,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都有廣泛的影響。
我市上百個村莊在為沃爾瑪生產,這說明紹興已經與國際經濟密不可分,國際化程度已經非常高。紹興的發展證明,無論是技術的引進,還是外貿的迅速增長都與國際產業的梯隊轉移、外包、離岸貿易的興起,都是國際關系。
由此也引起今天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紹興面對全球化新的趨勢,在新的國際經濟體系下,必須按照創業、創新的要求,進一步深化開拓開放新市,創新強市,力爭走在前列。紹興有一定基礎,從07年統計情況來看,全國企業五百強,紹興有25家,全國民營企業五百家,紹興有45家,有30多家企業在國內外上市。假如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的話,我們肯定能夠把開放興市,創新強市,推向新的階段。
一是不斷增強制造競爭力。大力引進外資一直是紹興近年來重要工作。而在這幾年三外經濟工作中,外經增幅明顯加大,也就是說,在引進外資的同時,我們也在對其他國家輸入資金和技術、產業,紹興也在不少企業目前已經在非洲、東南亞等國家投資開發,甚至設立工貿園區。我們認為,全球產業的流動是必然的趨勢,就像以前我們迎接國際資本到來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本土制造業,我們確立了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目標,我們認為,抓住這一輪全球化的機會,政府不僅要在橫向的產業面上拓寬,通過構筑有效的平臺,讓更多的老百姓來創業發展,參與到發展體系中來,面向全球機遇,更要在縱向產業鏈上做深做精,提升我們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層級。這兩個方面,紹興已經取得一些進展,我們的出口已經從以前的紡織業一枝獨大,發展到現在機械、電子等齊頭并進的格局。
二是持續提升貿易競爭力。紹興的發展已經與世界緊密相連,但我們在國際貿易領域中要走的路仍然很長,紹興產品的出口,很大部分是依賴中間商,而不是直接銷往國外,這種情況我相信在其他地方也有存在,因此我們著力縮短供應鏈,提升貿易競爭力,把產品特別是終端產品直接銷往國外,直接面對消費者。一方面我們要大力培養引進高端國際貿易人才,同時也要鼓勵具備實力企業去收購、兼并海外企業,利用他們的資源特別是銷售渠道,增強自身的貿易競爭力。
三是積極打造國際競爭力。這幾年國際間資本流動越來越快,而且直接影響紹興這樣的城市。比如說國際資本的流動,在紹興已經不僅僅是表現為對實業的投資,現在有的國際投資銀行,證券交易所都直接到紹興開推介會,同時在新加坡、歐洲等交易所里面也有紹興的企業上市,像高盛這些國際投資銀行都持有紹興企業的股份。面對國際上成熟的資本經營理念和方式,如何積極應對為我們所用,著力打造國際競爭力,紹興亟待加快探索,比如全球化要求按照國際規則辦事,包括政府、行業協會、企業都必須適應這種規則。我們必須熟悉新的國際規則,實施新的戰略舉措,在更大范圍內配置本地區和企業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在更大程度上共享國際市場的原材料、資本、技術和人才,贏得新的發展優勢等等。
改革開放三十年,和新一輪全球化,帶給紹興的是一場觀點,素質和能力水平的巨變,我們認為,這種變化越來越稱為一種深層次的變革,而只有時刻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紹興才能實現更好有快的發展,
我的發言完了,不當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
|